把一張紙卷起來望向天空,中秋的月亮圓得恰到好處,剛好就填滿紙張卷起來的圓。
孩提時的官宏滔喜歡玩這個看起來有些無聊的遊戲,但一些根植在基因裏的童趣,讓今天的他對“圓”的看法有了些不一樣。
人們對攝影師官宏滔鏡頭下的城市有種陌生的熟悉感,他耐心地解釋:“照片的‘圓’,是把澳門和橫琴地理上最接近的地方,通過後期製作,連成一個‘圓’。”
鏡頭下,兩座城市的“圓”甚至比天上的明月更有團圓之意味。
他時常在澳門和橫琴兩地穿梭,開車經過橫琴大橋“最早是2018年的時候,每次過橋都有新的建築物冒出來,好像是突然憑空出現了一座新城”。
這當然不是“突然”或“憑空”,而是計畫多時、籌備已久的結果。
2021年9月1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揭牌。過去這三年,橫琴聚集了許多像官宏滔這樣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他們帶著勇氣,把腳步和理想都舒展得更遠。工作與生活如何共融,這群“吃螃蟹的人”的故事常聽常新。
安逸,是與澳門人對話時的高頻詞。
回歸廿五載,金碧輝煌的繁華世界是遊客眼中的澳門;對很多澳門人來說,這意味著安定和舒適。有人考上當地的公務員,薪資高福利好;有人在旅遊休閒業工作,工作內容相對簡單穩定;有人當的士司機,接送遊客穿梭在不同的旅遊景點。
如繁花般的澳門,經濟穩定,生活富庶,適合大部分選擇安逸度日的人。
▲ 橫琴與澳門僅一江之隔。視覺中國/圖
然而,“安逸”的背後也意味著地方小,機會少,可能性低。如果不想選擇安逸,澳門人將何去何從?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揭牌三周年,越來越多澳門人,尤其是那些想要放棄安逸的澳門人,開始看見面積三倍於澳門的橫琴。
▲ 澳門人眼中的橫琴,已經發生巨大變化。視覺中國/圖
梁家星2018年從澳門來到橫琴居住和工作。這是橫琴最早一批澳門人。他從事地產銷售和家居裝修。直言以前的橫琴有很多空置的房屋,與現在的情況大相徑庭。他很早就看到了橫琴的發展機遇,早在2015年還在北京讀大學時,就在會議中瞭解到國家對橫琴的戰略部署。
“我當時就買機票飛過來,沒有回澳門,就是特地來橫琴看看,”梁家星回憶當年的“衝動”。
“當時沒有任何東西的,只有兩座山一條河。所有東西都在建設中,就連過關的關口都是一個臨時點”,對比現在拔地而起的橫琴口岸,不但24小時通關,還正奉行全國首創的車輛“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查驗模式,與當年所見相比,變化之大令他也有點難以置信。
當然,與澳門只有一江之隔的橫琴,許多澳門人多少也耳聞過這個地方。梁家星早在孩提時就來過橫琴幾次,除了因為父輩兩代人都曾參加圍墾工作,他聽過不少琴澳淵源的故事,還有鹹鮮的美味牽引著他往來兩地。
“記得啊,來食蠔啊嘛,”不少澳門人對第一次踏足橫琴的印象,與梁家星如出一轍。據當地老村民回憶,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的小橫琴島上,村民確實以養蠔、養魚、種植水稻為生。
美食基因在梁家星體內流動。多年以後,他選擇爺爺曾圍墾的土地不遠處,和兒時好友蕭家源開了製作澳門特色美食的茶餐廳。
▲ 梁家星和好兄弟蕭家源。
小小的店面滿載著二人的用心,常有住在橫琴的澳門熟客靜靜坐下,啜一口招牌熱奶茶,吃一件西多士,跟主廚蕭家源聊上幾句。
隨著越來越多澳門人來到橫琴,在味蕾上給澳門“老鄉”以歸屬感和新鮮感,讓二人感到滿足。他們曾為找到已經停產的奶茶壺而走遍澳門的大街小巷,然後貨比三家,最終在古老的鐵匠鋪裏買下所有僅存的奶茶壺。
蕭家源對美食的執著和堅持,大抵也源自梁家星以“盲公竹”般的創業經驗作為支撐。本在澳門幫家人打理飲食生意的蕭家源,在烹飪上的創意發揮空間並不大。他對橫琴並不熟悉,遲遲邁不出創業的第一步。後來,基於對梁家星的信任,他決定接受遊說,迎接生活的新挑戰。
梁家星經歷過早期註冊企業的種種困難,因為以往很少有澳門人在內地開公司,面對各種證件、各種部門,他只能自己摸索,不停地跑部門、補資料。但現在幾乎是“一條龍”服務的企業註冊流程,讓梁家星明顯感受到變化。
“現在直接交代公司名稱,橫琴有關部門就能全部搞定,包括註冊、申請各種手續,甚至刻好發票章、公章,而且全部免費。”梁家星說。
▲ 三位追夢的澳門青年,曾在許多創業比賽中獲獎。
專為澳門人設計的政策紅利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同樣從澳門來到橫琴合夥進行教育科技創業的三個年輕人——許濠傑、劉陶基、曾紫晴。這曾是他們仨在學生時期參加創業比賽的一紙計畫書,現在真切地變成了橫琴·澳門青年創業穀裏的企業之一。這裏整潔、扁平化、空間裏沒有太多間隔,一眼望出窗外是樓宇間的日出日落。回首在澳門創業之初,許濠傑的家就是辦公室,劉陶基坐巴士往返許濠傑家,每日如常。
劉陶基說:“澳門青年在橫琴創業租賃辦公室,首年享受八成、次年享受六成的租金補貼。這對很多開頭因負擔重而對創業卻步的人幫助很大。”
這般寬敞明亮的辦公空間,是他們仨在澳門時難以想像的。而三人行的組合,現在也擴至約10人的團隊。
許濠傑說:“合作區對於高層次人才也有相關補貼,讓我們在招聘時有了更多的底氣。”
截至2024年7月末,在合作區的澳資企業總數達到6365戶,比合作區初成立時增長了37.27%,其中,通過“跨境通辦,一地兩注”機制而設立的企業的數目達到了68家。
對於在合作區裏設立企業的相關事宜,在經濟發展局投資促進處擔任行政專員的劉延鑫就再清楚不過了。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23年通過公開員額制招聘來到了橫琴工作。
作為澳門人,劉延鑫對琴澳兩地的相關制度和政策更加熟悉,面對澳門企業拜訪,他往往能針對企業訴求安排更妥當的調研方案,充分發揮他在澳門身份上的優勢,為的是讓企業享受“一站式”的招商服務,更好地從“瞭解”到“融入”橫琴。
▲ 打電話、做材料、見客戶、開座談、看場地......是劉延鑫的一部分工作日常。
工作上,劉延鑫認為與內地同事是“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
劉延鑫認為,可以利用內地同事在互聯網、半導體、中醫藥、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產業佈局分析和產業鏈招商方面的經驗,推動澳門在這些前沿產業領域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借助澳門同事在國際化交流和宣傳方面的優勢,來提升國際影響力。
同樣在四年前選擇從澳門來到橫琴就業的,還有從事社會工作服務已經二十餘年的社工陸鳳璿。她在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橫琴綜合服務中心擔任副主任。挑戰自我的決心,成了陸鳳璿來到橫琴的勇氣。
2019年,澳門街坊總會入駐橫琴,為居民提供澳門模式的養老服務。土生土長的澳門人陸鳳璿,帶著“澳門式”的養老服務經驗,帶著長者參加義工隊,為彼此奉獻自己的技能,也成為了“社區觀察員”,為橫琴的建設出謀劃策。她的工作頗有成效,讓在橫琴居住的長者凝聚起來。
在陸鳳璿眼裏,長者確實是“如有一寶”般的真實存在,“他們都好‘精靈’(聰明)呀。”在她的組織下,長者們加入了“社區觀察員”的行列。
“這裏要加條斑馬線,天氣熱或者下雨的時候,我走過去可累了。”
“樓下要多個巴士站,線路不夠多,不方便我回澳門探老友記啊。”
長者們爭先恐後地提出對橫琴城市建設的建議,行之有效的回饋機制,讓他們感受到“條街關我事,社區關我事”。
陸鳳璿很感慨:“住在橫琴的長者,已經沒有低保戶了,因此他們需要的不只是一日三餐、基礎設施,還有對社會仍期待參與,對彼此仍能有貢獻。”
同樣在工作和生活都跨出了一大步的,還有笑稱自己在橫琴“打四份工”的澳門執業律師許冰。她是2019年過來的,在2021年設立了橫琴的聯營律師事務所,所裏聚集了港澳和內地的法律專才。這是合作區設立後的首家聯營律師事務所。
她的工作總是圍繞著各種“差異”。例如讓許冰感到驚訝的,是橫琴提早實現了“無紙化”查閱卷宗和網上開庭的先進舉措,在澳門閱卷需要親自到法院逐頁列印,“這些既是差異,也是橫琴的進步性。”澳門和內地都屬大陸法系地區,在大原則上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在具體法律規定上有較大區別。許冰常與內地同事在碰撞中得到很多學習的樂趣。
“我的法律工作服務範疇變得更大,熟悉了兩地的法律,也更好地幫助在橫琴的居民和企業破除差異。”她說,“澳門同事喜歡喝咖啡,內地的同事更喜歡喝茶,我也覺得澳門和橫琴的協同發展用茶搭配咖啡的比喻也很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