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尤其是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经常存在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等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基层治理中的“小马拉大车”。
今年8月,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强调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如何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帮基层干部“松绑”,让基层的“小马”轻装上阵?云南招聘万名基层治理专干,为村(社区)补充人手。图为盘龙区基层治理专干为群众服务。
“小马拉大车”是一个比喻,意思是一个小的力量或能力去支撑大的项目或任务。我们把它用在基层治理中,以“小马”比喻基层组织,以“大车”比喻工作任务,说的是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基层组织承担了超出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任务事项,长期在任务超载、责任超载、压力超载的高度负载状态下运作,一定程度影响了政策实施和服务群众的效果。
根据调研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权责不清、属地管理被滥用、职能转变不到位。部分地区的上级部门开个会、下个文件就可以将责任“甩锅”到基层,美其名曰“责任下沉”,而基层无力拒绝,只能听之任之。二是人少事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在基层,“一人多岗”和“一岗多责”是普遍现象。长期以来,部分基层干部面对大量的台账清理和数据填报、数不清的会议材料、考评工作和临时事务,“5+2”“白加黑”“连轴转”,久而久之难免身心俱疲。基层减负后,社区党支部书记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服务。图为开远市迎旭社区党总支书记宋侍芬为群众办理业务。针对“权责不清”之症,“药方”是厘清权责、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云南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相结合,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等部门牵头研究起草了《关于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履职事项,建立了违规借调基层工作人员常态化监督检查、清理清退机制。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出台5个指导目录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等,把基层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走访服务群众。针对“人少事多”之症,“药方”是赋权扩能,下沉力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云南持续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在全省乡镇(街道)整合设置“5办3中心”,全部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等级序列,因地制宜为村(社区)充实力量。省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负责人:
云南聚焦为“车”减负、为“马”赋能,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一方面,聚焦减事项、减牌子、减形式,把华而不实、性价比低的事情减下去。比如,通过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和工作机制、规范村级组织标牌标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举措,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最近,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专题部署数据赋能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在5个县(区)开展同类材料“最多报一次”“云表通”试点工作,探索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基层报表多等问题。另一方面,为基层增人手、提待遇、赋职权,推动编制、待遇、工作力量等资源等向基层尤其是边境乡镇倾斜。比如,把编制优先用于加强基层一线人员力量、健全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招聘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基层治理专干,切实为基层干事创业注入了能量。此外,我省还健全区域化党建联建机制,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能人、新就业群体、物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凝聚共建共治合力。云南选派2万余名驻村工作队员到农村开展工作,为基层注入人才力量。图为景洪市邦飘村驻村第一书记车德(左)走村入户开展工作。陈强:
首先,从面上建立横向联动、上下贯通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横向来看,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统筹20个成员单位协同推动,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会议主题邀请相关单位参与推动重点任务;纵向来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贯穿省市县三级,并由市县两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总召集人,确保上下步调一致。此外,还制定了定期调度、跟踪推进、调查研究、情况交流等制度,保障政策落地。其次,做精做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突出问题逐个击破。省委组织部和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制定《云南省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清单》,聚焦建立健全权责清单、推动编制和工作力量下沉、推进党建联建共建等7个方面,明确20项重点任务,并细化为45条具体举措。边境地区治理是基层治理中的“硬骨头”,红河州有3个边境县,我们采取“减上补下”方式,调整州级105个事业编制补充到边境县,调任33名事业干部到边境县工作。在边境乡镇增设“边防和平安法治办公室”和“兴边富民中心”,事业科级领导职数增核到4名。每年选派30名村干部南北互派挂职,从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聘事业人员15名。深入开展“百企联村”行动,组织96家国有企业、“两新”龙头企业与61个抵边村结对,常态化开展帮扶共建活动。此外,我们还创新建立了“百名组工干部挂乡联村”机制,111名组工干部下沉抵边村当好“施工队员”,有力破解力量薄弱等问题。我们按照省、市两级安排部署,想方设法整合资源为基层赋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三向赋能”的有益途径。首先,我们向内增力,通过实施开展社区(村)干部“360”雁阵培养计划、落实并优化“三岗十八级”社区工作者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等举措,让基层骨干力量“膘肥体壮”;其次,我们向上借力,通过实施公务员“新竹成林”计划、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嵌入式服务、组建“帮帮团”等方式,推动区直部门力量下沉到基层;最后,我们向外引力,大力推行社区能人工作法,挖掘、动员社区治理人才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发挥专业、技能等特长,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发掘培养出2000余名社区能人,成为基层干部的“好帮手”。盘龙区司家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能人资源参与基层治理。(任艳萍 摄)省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负责人:
目前,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已全部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并有效发挥作用,20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现在,我们已经见到了“增”的成效——通过“减上补下”平均为每个乡镇(街道)增加4.3名编制,在艰苦边远地区设置一定数量的乡镇(街道)公务员岗位,在城市社区完成社区专职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套改工作,招聘1万名基层治理专干、选派2.6万余名驻村工作队员、引导47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减”到了实处——全面整治规范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行为,清理关停一批政务应用程序、公众账号,减少工作群组4万余个,1.5万个村(社区)全部完成“四标两识”规范挂牌,同步清理村(社区)挂牌标识7万余块。最近,我切实感受到负担轻了,动力足了。就拿边民互市服务和管理工作来说,我们镇有15个抵边村,边民互市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服务和管理边民互市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但过去,这项工作没有相关部门或机构统筹指导,只能由各村(社区)自行探索、出人出力,导致工作不规范、基层压力大。今年,河口县在4个边境乡镇设置兴边富民中心,创建5级服务和管理架构,并整合海关、商务局等职能部门力量联合推动。如今,边民互市服务和管理工作理顺了,社区和群众满意了,我们的担子也更轻了。相比去年同期,今年参与边民互市的边民人数增长了3.7倍,边民收入增长了4倍。这两年,乡村振兴、强边固防工作压力较大,但我们村“两委”只有7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重的时候,难免人手紧张。去年,县上为我们村招聘了1名基层治理专干。专干来了之后,成了我们村委会里最年轻、学历最高的人。除了积极干事,他还发挥专业优势向村民宣传健康知识,村民身体不舒服都会主动向他咨询。我们的工作压力也缓解了不少。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曾永会
通讯员:徐溶秀
除署名外,图片由记者曾永会摄
编辑:马萧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