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其中记录的诗歌不只具有抒发情志的功能,还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诗歌是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其中记录的内容还可用以观察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借以了解朝廷和诸侯国施政的效果。周朝廷把诗歌编辑成诗集,用作教化的文本,《诗经》也就成为当时贵族要学习的重要典籍,在日常交往中也经常得到应用。歌诗是指活动中用乐或配舞之歌;赋诗在是一种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引诗是指将诗句作为论点、论据,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诗经》的形成与编纂与孔子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孔子曾对《诗经》进行整理和删定,使之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他强调《诗经》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倡通过学习《诗经》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现存的《诗经》收录了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国风,反映了各地的风俗民情;“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与政治和礼仪相关;“颂”则主要用于宗庙祭祀。
孔子退修诗书图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反映了他重视《诗经》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于人的道德教化有所裨益。在《论语·季氏》中的一段孔子和儿子孔鲤的对话,体现出《诗经》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尝独立,鲤过于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曾独自站在堂上,儿子伯鱼从堂下庭院经过,孔子问他:“学习《诗经》了吗?”伯鱼回答:“没有。”孔子说:“不学习《诗经》,就不会交流与表达。”由此可见,《诗经》的内容不仅代表了文学修养,也能够涵盖人与人之间基本交往的范畴。
在周王朝,贵族政治形态深植于礼乐制度之中,《诗经》则成为诸侯与士大夫们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常在这些聚会中引用《诗经》中的内容,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文化交流和政治沟通。以《小雅·鹿鸣》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首诗通过描绘宴饮的和谐场景,不仅歌颂了主人对宾客的尊敬和宾客的美德,也强调了宴享活动在维系人心的重要作用,同时隐喻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
通过《诗经》,诸侯和士大夫能够在不触碰敏感话题的前提下,巧妙地表达对政策的支持或批评,以及对理想政治秩序的渴望。这种以文化为媒介的政治沟通方式,不仅体现了周代贵族政治的复杂性,也使得诗歌的社会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诗歌不再仅限于文学领域,而是与外交活动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社会影响力,拓宽了传播途径,并扩大了使用范围。诗歌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和政治工具,使得周代的文化交流和政治沟通更加富有深意。
本期“周三开讲”栏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程苏东来为我们讲解关于“周代礼乐文明中的《诗经》”的相关话题。程苏东教授主要从事汉唐经学史、经学文献学、先秦两汉文学、早期书写文化研究,兼任《传统文化研究》副主编、《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七十余篇,著有《从六艺到十三经——以经目演变为中心》《汉代洪范五行学——一种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曾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霍英东青年科学奖(202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集体,202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2024)。
程苏东教授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政治理念和审美情趣,更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让我们在本周三晚跟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程苏东,了解周人如何歌诗、赋诗、引诗,学习《诗》在周代礼乐社会中发挥的重要社交功能。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快来预约直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