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迭 四季轮转
总有一些关键词
点燃记忆的火花
将这一年的碎片串点成线
今天
在新与旧的交汇时刻
让我们跟随这9个“关键词”
一起回味那些属于
婺城公安的“独家记忆”
重 拳 出 击
以构建数字化侦查模式为契机
依托综合指挥室这一“小脑”
加强派出所侦研岗建设
推动形成“局、所两级研判体系”
有力提升打击质效
2024年扫黑除恶率先完成全年目标
电诈发案、案损下降26%、55%
入户盗窃破案率100%
先后破获多起大要案
公安部七局、省公安厅等贺电表扬
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法 治 公 安
出台《接报案中心工作规定》
《刑事案件快速办理七项规定》等系列新规
积极开展“四训三队两活动”
提升全警“敢办案、善执法”能力
分局以执法质效
现场评审“双第一”成绩
被省公安厅推报为
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省委、省政府简报刊发
婺城区高质量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经验做法
创新打造“刑事强制措施精准评估系统”
全市推广
最高检指定试点
护 航 共 富
项目警长杨成亚在“小杨工作室”开展工作
深入开展“护航2024”专项行动
对全区18个“千项万亿”重点工程
逐一配备项目警长
打造“小杨工作室”
成效得到《人民公安报》刊发报道
健全公安机关护企安商机制
打造政务服务“数字虚拟前台”
入选全省共富警务首批重点培育项目
全市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改革试点
试点开展“E企守护”项目
成立网络空间安全服务中心
全市现场会作经验介绍
成功举办
“国际人才助力走出去”省级专场活动
赋能婺城区高层次外向经济发展
平 安 婺 城
圆满完成重要节点
专项勤务等安保任务200余场次
全区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强势推进社会突出问题
专项治理大会战行动
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
年内刑事、矛盾纠纷
黄赌警情实现三下降
水 墨 婺 城
高标准打造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2个
生态警务宣教基地1个
出台《生态警长管理规范》
《生态警长工作职责》等系列规定
建立了涵盖
106名生态警长和299名生态义警
以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12个部门
组成的“生态共治”队伍
规范运行“生态警长+生态共治部门+生态义警+志愿者+公益组织”联动机制
全市生态警务建设现场会在婺城召开
进一步助力婺城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
平 安 高 校
浙江师范大学智安联勤中心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动社会治理向平安高校领域延伸
以辖区浙江师范大学为试点
创推“一点两站三平台四机制”
的“1234”工作法
高规格成立警校协作工作专班
建强新丝路联勤警务站
警校融治联络站
织密共治、智治、感知三张网络
强化舆情联控机制
深化预警预防机制
优化应急联处机制
固化高效宣防机制
入选平安浙江20周年典型案例
派 出 所 主 防
深入贯彻市局“夯基强所”
八大工程文件精神
出台《派出所勤务工作手册》
《进一步夯实基础十二项举措》
《开展“五调联解”共治警务工作方案》
等系列规定
融合各方资源
助力共治警务建设
持续赋能主防工作
联动区委政法委
建成574个“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
13个共治示范站点
警医、警校联防共治工作不断深化
深入推进“夯基筑城”六大行动
固化每周二、四、六“敲门行动”
推动街道、村居社区常态化开展集中清查
打造实有人口管理协同共治体系
分局夏季行动成效居全市第一
数 据 赋 能
立足本地实际
深入实施大数据赋能一号科技兴警工程
挂牌成立大数据实战中心
完善“1+1+6+13+N”运行模式
全警贯通“浙警智治”平台
提供7×24小时大数据赋能支撑
深入推进大数据赋能实战场景模型建设
探索打造“婺隐门”“婺空”等实战模型
支撑一线、服务实战
织密前端感知网络
完成民生实事800路视频监控建设任务
推动智安小区
智安校园向智安楼宇
智安社区等拓展延伸
全维度延伸风险感知触角
全 员 人 才
搭建“党委统一领导、
政工部门牵头抓总、警种部门共育共管、
基层一线实战实用”的工作格局
挂牌10个人才工作室
配套制定
《分局人才工作室和攻坚战队管理规定》
《全员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细化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明确具体目标、完成时限
定期复盘总结
2024年新警综合能力评估全员通过
平均分全市第一
2人被评为全省公安青年人才
1人被评为全省公安政工高层次人才
1人被评为全省警务教学高层次人才
1人入选省厅教官库
11人入选市局教官库
2人被评为全市优秀教官
新的一年
让我们向着新的目标
再次出发!
供稿/婺公宣 编辑/陈美青
一审/金剑科 二审/金少山 三审/吴伟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