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已经明确,“双一流”建设高校将扩容。
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进入中后期,那些尚未入选“国家队”的高校,纷纷摩拳擦掌,复盘过往,制定新的发展目标,以期在下一轮“双一流”评选中脱颖而出,实现学校发展的质的飞跃。
根据前两轮“双一流”的评选周期都是五年,第三轮“双一流”名单预计会在2027年左右公布。虽然第三轮“双一流”名单尚未公布,但车车留意到网上已有不少关于新一轮的名单预测,而备受关注的首次入选高校则多达14所,包括👇
中北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燕山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当然,网传名单只是预测,非官方最终公布名单。网传第三轮“双一流”高校名单(预测版)如下(滑动浏览)👇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在202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到: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创建取得突破。
无论是云南还是其他省份,高校成功冲刺并顺利入选“双一流”绝非易事。今天就来认识那些冲刺第三轮“双一流”希望最大的高校👇
深圳大学
该校成立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凭借出色的办学实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近来年的成长是非常快的。在第二轮评选中,这所学校入选的呼声就很大。在2024年新一轮硕博点增列名单中,深大是双非高校中博士点增加最多的一所,共9个。
学科及科研实力是双一流评选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深大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学科1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数学、微生物学等1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34位;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深圳本土高校中率先进入ESI全球前1‰。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也是冲击双一流呼声最大的几个学校之一,最近几年在学科实力和科研成果上,整体表现都和亮眼。在2024年新一轮硕博点增列名单中,博士点增加数量仅次于深大,多达7个。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41-57位,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在学科建设上,拥有省重点学科15个,省“冲一流”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已进入前0.3‰。另外,该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获得A类评级,进一步证明了其学科建设水平的领先地位。
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性能工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展示了其在科研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劲实力。最后,广东工业大学在近年共获得4项国家级奖项,包括1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和3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荣誉无疑为其冲击“双一流”增添了重要砝码。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
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共11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
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一流建设学科14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有9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32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4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有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设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3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6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排名已进入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跻身中国高校第一方阵,部分学科实现跨级提升。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4个,其中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3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入选省“登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5个、“一流学科”9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等1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中北大学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构建了以国防优势特色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并在仪器、兵器、机械、材料、化工、信息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学校现拥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本科招生专业70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2个。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24个,山西省“1331工程”学科(群)12个。工程学、材料学、化学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
石家庄铁道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教育部批准的共建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8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起点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优良。学科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98个本科专业。学校办学水平高,拥有一批高水平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计算机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一般社会科学、物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1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前1‰。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拥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38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59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8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10个,“十四五”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0个,农业科学、化学等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南京工业大学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4万余人。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
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评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等级。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5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8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41-57位;自然指数2024年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软科202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第308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
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高水平经管学科群建设,学科实力稳居全国财经高校前列。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特色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建设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经济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学科群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有25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有6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覆盖率高达75.6%。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学校拥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十四五”重点学科等6个、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现有71个本科专业,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9大学科门类。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动植物学、一般社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学科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5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课程40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善。目前拥有开元、西苑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4100亩,校舍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学校拥有11大学科门类,学部6个,学院27个,书院2个。目前有招生本科专业90余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1个。
学校基本构建起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42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和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3个学科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4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7个学科入选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你认为哪些高校冲刺
第三轮“双一流”希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