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全文及解读

职场   2024-12-26 20:53   宁夏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2024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税  率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五章 征收管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增值税制度,规范增值税的征收和缴纳,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增值税税收工作应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称应税交易),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增值税。    

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是指有偿转让货物、不动产的所有权,有偿提供服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第四条 在境内发生应税交易,是指下列情形:    

(一)销售货物的,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    

(二)销售或者租赁不动产、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不动产、自然资源所在地在境内;    

(三)销售金融商品的,金融商品在境内发行,或者销售方为境内单位和个人;    

(四)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服务、无形资产在境内消费,或者销售方为境内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应税交易,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增值税:    

(一)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二)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无偿转让货物;    

(三)单位和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不动产或者金融商品。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应税交易,不征收增值税:    

(一)员工为受雇单位或者雇主提供取得工资、薪金的服务;    

(二)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依照法律规定被征收、征用而取得补偿;    

(四)取得存款利息收入。    

第七条 增值税为价外税,应税交易的销售额不包括增值税税额。增值税税额,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交易凭证上单独列明。    

第八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交易,应当按照一般计税方法,通过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应纳税额的方式,计算缴纳增值税;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增值税的计税方法等,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本法所称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未超过五百万元的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登记,按照本法规定的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可以对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作出调整,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二章 税  率    

第十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外,税率为百分之十三。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除本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外,税率为百分之九:    

1.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规定外,税率为百分之六。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    

第十一条 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征收率为百分之三。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发生两项以上应税交易涉及不同税率、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十三条 纳税人发生一项应税交易涉及两个以上税率、征收率的,按照应税交易的主要业务适用税率、征收率。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十四条 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纳税额为当期销售额乘以征收率。    

进口货物,按照本法规定的组成计税价格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为关税计税价格加上关税和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境外单位和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交易,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委托境内代理人申报缴纳税款的除外。    

扣缴义务人依照本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按照销售额乘以税率计算应扣缴税额。    

第十六条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交易,按照销售额乘以本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增值税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纳税人应当凭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    

第十七条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与之相关的价款,包括货币和非货币形式的经济利益对应的全部价款,不包括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销项税额和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第十八条 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第十九条 发生本法第五条规定的视同应税交易以及销售额为非货币形式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确定销售额。    

第二十条 销售额明显偏低或者偏高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销售额。    

第二十一条 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的部分,纳税人可以按照国务院的规定选择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者申请退还。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的下列进项税额不得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    

(二)免征增值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    

(三)非正常损失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    

(四)购进并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对应的进项税额;    

(五)购进并直接用于消费的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对应的进项税额;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进项税额。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二十三条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交易,销售额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依照本法规定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前款规定的起征点标准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四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二)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三)古旧图书,自然人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残疾人个人提供的服务;    

(七)托儿所、幼儿园、养老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服务,殡葬服务;    

(八)学校提供的学历教育服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服务;    

(九)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前款规定的免税项目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五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扶持重点产业、鼓励创新创业就业、公益事业捐赠等情形可以制定增值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国务院应当对增值税优惠政策适时开展评估、调整。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兼营增值税优惠项目的,应当单独核算增值税优惠项目的销售额;未单独核算的项目,不得享受税收优惠。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可以放弃增值税优惠;放弃优惠的,在三十六个月内不得享受该项税收优惠,小规模纳税人除外。  

第五章 征收管理    

第二十八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发生应税交易,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销售款项索取凭据的当日;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日。    

(二)发生视同应税交易,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完成视同应税交易的当日。    

(三)进口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报关进口的当日。    

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日。    

第二十九条 增值税纳税地点,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纳税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省级以上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纳税人,应当向其应税交易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自然人销售或者租赁不动产,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提供建筑服务,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自然资源所在地、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四)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海关规定的地点申报纳税。    

(五)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扣缴的税款;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在境外的,应当向应税交易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扣缴的税款。    

第三十条 增值税的计税期间分别为十日、十五日、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计税期间,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经常发生应税交易的纳税人,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为一个计税期间的,自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纳税;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个计税期间的,自次月一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计税期间和申报纳税期限,依照前两款规定执行。    

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按照海关规定的期限申报并缴纳税款。    

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个计税期间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    

法律、行政法规对纳税人预缴税款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    

海关应当将代征增值税和货物出口报关的信息提供给税务机关。    

个人携带或者寄递进境物品增值税的计征办法由国务院制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出口货物或者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适用零税率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出口退(免)税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三十四条 纳税人应当依法开具和使用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包括纸质发票和电子发票。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国家积极推广使用电子发票。    

第三十五条 税务机关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海关、市场监督管理、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增值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配合机制。    

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协助税务机关开展增值税征收管理。    

第三十六条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谈增值税立法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共六章38条,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增值税法制定的背景与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和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的?对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做好下一步税收立法工作有哪些考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杨合庆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增值税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杨合庆介绍,2023年国内增值税收入6.93万亿元,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1.84万亿元,出口退税1.71万亿元,增值税收入合计7.06万亿元,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39%。增值税作为流转税、价外税,对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予以征税,采用“上征下抵”的征收机制,在保障税款征收的同时,可有效避免重复征税,具有良好的税收中性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试点征收增值税。1993年国务院制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对增值税制度作出规定。2008年,国务院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2016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推开,在此基础上,2017年国务院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按照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部署,国务院方面起草了增值税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三次审议,通过了增值税法。
  
  增值税法保持增值税税制基本稳定、税负水平总体不变,同时,总结实践经验、体现改革成果,对于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增值税制度,规范增值税的征收和缴纳,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增值税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杨合庆介绍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增值税;同时对应税交易、视同应税交易、不属于应税交易的情形等作出规定。
  
  二是明确税率和应纳税额。维持现行13%、9%、6%三档税率不变,对部分货物、服务出口适用零税率;规定增值税的计税方法,界定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及销售额;明确简易计税方法的征收率以及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等。
  
  三是规范税收优惠。设定了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起征点;列举了法定免税项目,并授权国务院规定具体标准;授权国务院制定增值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是规范征收管理。明确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并对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计税期间、扣缴义务人等作了规定。
  
  五是做好与有关法律的衔接。与关税法相衔接,对进口货物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作出规定;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相衔接,对由国务院制定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增值税的计税方法等作出规定。  
  

增值税法是如何体现和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对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等提出明确要求。
  
  杨合庆表示,增值税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对增值税的税制要素、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能在本法中明确规定的都予以明确,减少和规范对国务院的立法授权。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在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完善有关免税项目;授权国务院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扶持重点产业、鼓励创新创业就业、公益事业捐赠等情形制定专项优惠政策,体现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要求国务院对增值税优惠政策适时开展评估、调整。
  
  此外,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对于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的部分,明确纳税人可以选择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者申请退还,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改革留出空间。 
  

对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做好下一步税收立法工作有哪些考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关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税收立法工作,先后制定出台11部税收法律,现行18个税种中已经有14个完成立法,涵盖了大部分的税收收入,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取得重要进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作出重要改革部署。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有关税收立法进程,把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落实好、完成好,为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杨合庆说,同时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税收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根据深化税制改革需要,推动及时制定、修改相关税收法律。(记者 王俏)


银川浩泽会计审计咨询中心
会计实操培训,会计继续教育,会计网课销售,审计、资产评估、造价咨询服务,代理记账,工商税务代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