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奶奶那句“多喝水,少生病”的叮咛仿佛一直回响在耳边。然而,当我们逐渐长大,尤其是步入老年后,才意识到喝水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喝水的时间和方式尤为重要,因为不当的饮水习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息息相关,喝水也不例外。年轻人或许可以随意享受“晨起一杯水,健康一整天”的惬意,但老年人却需要更加谨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代谢变慢,肾脏的过滤功能也大不如前。因此,喝水的时间和方式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进行调整。
首先,饭后立刻饮水是老年人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刚吃完饭时,胃里食物满满,此时喝水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胃胀、反酸等不适。研究指出,老年人饭后立即饮水会增加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所以,饭后最好等半小时再喝水,而且量不宜多,小口慢饮为宜。其次,睡前大量饮水也是老年人需要警惕的。老年人睡眠质量本身就不如年轻时,睡前大量饮水会增加起夜次数,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第二天早晨眼睑浮肿。从中医角度看,睡前饮水过多还会影响体内阳气的收敛,不利于养生。因此,睡前如果实在口渴,少量饮水即可。再者,剧烈运动后猛灌水也是老年人需要避免的。老年人适当运动是好事,但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心脏负担加重,此时猛灌水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压力,甚至诱发急性心衰。正确的做法是先休息片刻,待身体平静下来后再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此外,服用某些药物后也需要注意饮水问题。有些药物如止咳糖浆、胃黏膜保护剂等,服用后需要保持口腔和食道的一定湿度以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此时大量饮水会稀释药物浓度,影响药效。因此,老年人需要根据医嘱合理安排饮水时间。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健康饮水呢?建议遵循“少量多次、细水长流”的原则。每天的总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之间,但具体还需根据个人体质、活动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灵活调整。晨起一杯温水可以唤醒身体、促进血液循环;三餐之间适量饮水可以保持口腔湿润、促进食物消化;睡前少量饮水可以缓解夜间口干;运动后补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
后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大家可以在阅读后能点左下方“分享”出去,这样就可以帮到更多人!请点击“在看”,支持一下小编,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