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叶嘉莹去世:诗词的女儿,文化的灯塔

体娱   2024-11-25 14:56   河北  

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本姓叶赫那拉,满族,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叶嘉莹先生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泰斗,更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三四岁时便开始跟随长辈吟诵古诗词。1924年,母亲因伤病去世,这对年幼的叶嘉莹打击巨大。她在悲痛中写下了八首《哭母诗》:“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这段经历不仅让她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也激发了她对诗词的深刻感悟。

在母亲去世后,叶嘉莹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尽管生活艰苦,但叶嘉莹从未中断读书。她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1945年,叶嘉莹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

20世纪50年代,叶嘉莹因“白色恐怖”而饱受政治迫害,丈夫被捕入狱,她只能带着年幼的孩子独自生活。这段艰难的时光,她写下了《转蓬》一诗:“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这首诗不仅是她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缩影。

1966年,叶嘉莹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后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终身教授。在海外的岁月里,她不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还出版了《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多部著作,成为国际上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学者。

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到北京探亲,看到幼时常去的西长安街的灯火,她不禁感动落泪,写下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1978年,她从报纸上得知国内恢复高考的消息,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长信,表示不要任何报酬,只希望能回国教书。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假期都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辗转各地数十所大学讲学。在南开大学授课时,她的课堂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场景:阶梯教室里不仅座位上,连阶梯上、窗台上、窗户外面都是人,学生们“挂在那儿听”。因为人实在太多,学校甚至出动了“纠察队”。后来中文系不得已想出一个办法:持听课证入场。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为了听叶先生的课,竟自制了许多“山寨版”听课证。

叶嘉莹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不可估量。她出版了《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4中华文化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她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论体系,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5年,南开大学为叶嘉莹新建了一栋古朴雅致的书院——迦陵学舍。这一年,她正式定居南开园。她说:“我的根是在中国。”94岁寿诞之前,叶先生宣布将个人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些年,叶嘉莹陆续捐赠了3500多万元。

叶嘉莹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传承与推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她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她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许多人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几乎与诗词紧密相连。无论是早年的《哭母诗》,还是中年的《转蓬》,再到晚年的《祖国行》,她的每一首诗都记录了她的人生轨迹,也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诗词不仅是她的精神支柱,更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在歌曲《水云谣》中,由叶嘉莹先生作词,孙丽云教授作曲,女高音歌唱家吕薇演唱。“大化天地间,相逢妙因缘,水悠悠,云依依,云水长相伴,相伴天地间……”词境淡雅绵远,旋律清新高致,令人沉醉。云水交融,缠绵不绝,云就是水,水就是云,但云可飞向高天,水亦可流向深处,这期间的变幻无常像极了人生的际遇。吕薇的演绎,舒缓轻柔,悠然恬淡,透着对人生的思考,传递出一种释然的处世之道。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是对人生困境的坚韧不拔。她的离去,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损失,但她的精神和作品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愿叶嘉莹先生一路走好!

更多文化资讯,点击下方名片订阅↓↓↓

泱泱中华,经典流行

明星名家,专业专注

艺术家宣发合作V 18611756030

投稿邮箱 47981609@qq.com

中华民歌
著名歌坛融媒体,经典流行,名家传承,专业专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