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切嘱托 争当改革先锋
梁言顺
量子科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安徽全力打造量子科技、产业“双高地”,已成为国内量子科技研究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图为2024年11月25日,在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对量子计算机进行测试。 安徽日报社供图 程兆/摄
聚焦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安徽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工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跃升。20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前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9%,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推动产业向“高”攀登、向“智”发力、向“绿”而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引领煤电、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聚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迈进、技术工艺高峰攀登。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涌动生机,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精准招引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助推未来产业抢占先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完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遴选更新机制和未来产业培育链路,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培育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聚焦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下真功、求实效。安徽处在链接沪苏浙、辐射中西部的关键节点,兼具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左右逢源”的开放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叠加效应加快释放,正在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安徽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我们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以深化改革提升开放能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江淮大地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创业兴业福地。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推动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市场环境全面接轨,深化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机制,促进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打通制约要素跨区域流通的堵点卡点,构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尽其流的区域发展共同体。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入推进“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和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推动“皖企出海”,支持汽车、光伏、锂电等重点领域行业和骨干企业组建“徽派企业走出去”联盟,大力发展新型易货贸易,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聚焦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在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上下真功、求实效。青山绿水、好山好水是江淮大地的鲜明亮色,也映射着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当前,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补齐生态保护欠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携手共建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跃升期。要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重要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拓展生态高颜值到经济高价值的转化路径。抓实长江大保护,统筹治污、治岸、治渔,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推进治理现代化,大力实施绿美江淮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大气力解决噪声、油烟、恶臭等群众家门口的环境问题,让江淮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共建美丽长三角,健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携手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打造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厚植一体化的绿色底色。提升发展含绿量,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促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增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安徽高质量发展。
聚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安徽发展阶段性特征来看,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安徽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我们要坚持城乡“一盘棋”,在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上勇于探索,强化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围绕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建设江淮粮仓,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合肥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以皖北为重点开展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活力,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围绕改善民生福祉,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等基层治理有效方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积极探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全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图为2024年10月9日,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田园客厅”综合体项目正加紧建设,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绚烂画卷逐渐铺展。 安徽日报社供图 范柏文/摄
聚焦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山大川孕育灵气,文物遗存实证文明,名家辈出延续根脉,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造化之美与人文之盛相得益彰。我们要用足用好丰富文化资源,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的安徽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标。突出以文立信,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实施“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深挖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及黄梅戏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更多体现徽风皖韵、展示安徽新形象的文化精品。突出以文兴业,实施文化产业倍增工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徽文化内容、符号、故事融入旅游产品,擦亮“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品牌,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突出以文化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改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扬老区精神、大别山精神,推动移风易俗,建设书香安徽。
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写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全景图转换为实景图,关键在抓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必须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各领域全过程,坚持用科学方法指导和推进改革,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拧紧抓改革落实的责任链。改革举措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责任很关键。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进一步强化省委深改委统筹抓总职能,完善专项工作小组各负其责、各级各部门协同落实的改革工作体系,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以责促行、以责问效,形成“一盘棋”共抓改革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亲力亲为抓改革,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系统布局、谋定后动,防止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
汇聚抓改革落实的正能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最大限度增进共识、凝聚合力。要勇于打破部门和地方壁垒,加强对跨领域、跨地区、跨部门改革事项的统筹协调,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改革举措的耦合性,上下一体落实,左右协同联动,推动改革效能正向叠加、充分释放。鼓励基层首创,发挥基层试点分散风险、减少阻力、降低成本的优势,支持在顶层设计框架下“摸着石头”大胆试、勇敢闯,通过点上智慧带动面上突破。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从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真正将改革改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善于用群众身边小故事讲好改革大道理,形成齐心协力共抓改革的强大合力。
提振抓改革落实的精气神。改革是一场硬仗,必须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注重在改革一线看干部、练干部、选干部,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为改革者扫除后顾之忧、砥砺担当之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重负重、干事担事,争当改革行动派、实干家。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抓改革、促发展上。
增强抓改革落实的时度效。刨根问底、跟踪问效,才能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要坚持项目化推进,明确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做细做实定期调度、跟踪督办、评估问效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察,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视情适时开展“回头看”,形成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的强大推动力。注重科学性评估,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及时完善调整改革举措,解决政策不配套、不衔接、不落地问题,以改革实效书写不负人民的改革答卷。
编 辑:张涵晓
责 编:孙 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