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3期)
【作者简介】:韦凤彭,退休教师。柳州诗词学会会员、柳州市诗词学会香杉诗社副社长,《壮美八桂》副总编,《广西诗词》微刊主编,中国红馆《广西卷》诗评。于诗词创作情有所钟,然未有所得,唯勤勉向学、上下求索耳。
《广西诗词》微刊编委(部分)作品赏析小集束
金秋吟
□钟玉儿
丹桂飘香气爽天,金黄稻浪醉丰年。
农家好景秋收日,颗粒归仓笑语喧。
《金秋吟》赏析
□韦凤彭
这首《金秋吟》是一首描绘秋天丰收景象的绝句。
通过“丹桂飘香”“气爽天”“金黄稻浪”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金秋时节丹桂芬芳、天空清朗、稻穗金黄的画面,营造出浓郁的丰收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秋日的田园之中,能真切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农民丰收的喜悦。
用词简洁质朴,“飘”“醉”“归”等动词的运用较为精准,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象和人物的状态。诗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一定的语言功底和诗歌创作技巧。
整首诗洋溢着喜悦、欢快的情感,对农家丰收景象的描绘饱含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关注与热爱,让读者也能被这种积极的情绪所感染。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较为优秀的秋日田园诗,在有限的篇幅内,成功地将金秋的美景与丰收的喜悦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桂花开了
□钟玉儿
晨起清香撞入怀,枝头点点桂花开。
秋风拂过家山醉,把这金黄满树裁。
《桂花开了》赏析
□韦凤彭
《桂花开了》这首诗描绘了桂花盛开的美好景象,充满了诗意与韵味。
诗的首句“晨起清香撞入怀”,一个“撞”字用得极为巧妙,将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的那种突然与浓烈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枝头点点桂花开”则细致地描绘了桂花初绽的情景,“点点”二字写出了桂花小巧而繁多的形态。
“秋风拂过家山醉”,作者将秋风拟人化,赋予秋风情感,仿佛秋风也被桂花的美所陶醉,同时“家山”一词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最后一句“把这金黄满树裁”,“裁”字新颖,仿佛大自然是一位能工巧匠,精心裁剪出满树金黄的桂花,展现了桂花盛开时灿烂而热烈的景象。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桂花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农家偶成
□钟玉儿
莫道农家总是忙,朝耕薄雾晚披霜。
辛劳自会多回报,硕果馈秋收满仓。
《农家偶成》赏析
□韦凤彭
《农家偶成》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场景,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与收获。
首句“莫道农家总是忙”,以一种反驳的语气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暗示着农家生活虽忙但有着别样的意义。“朝耕薄雾晚披霜”具体描绘了农民从早到晚辛勤劳作的情景,“朝耕”与“晚披”相对,“薄雾”与“霜”相衬,展现了农民劳作环境的艰苦。
“辛劳自会多回报”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价值观,传达出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的信念。而“硕果馈秋收满仓”则是对这种信念的有力证明,“硕果”和“满仓”描绘出丰收的喜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农民在收获季节那种心满意足的心情。
整首诗用词质朴,通过对农家生活的描写,既表现了农民的辛苦,也传递出了辛勤劳动带来收获的喜悦之情。
中年感怀
□钟玉儿
尴尬年龄业未休,风华渐减怯登楼。
迎霞晓起天方暝,夜赶回程月又幽。
伏案翻书常入梦,休灯倚枕却添愁。
一朝对镜才惊觉,已是鬓边霜染秋。
《中年感怀》赏析
□韦凤彭
这首《中年感怀》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沉的诗作。
诗中开篇点出中年“尴尬年龄业未休”,道出了中年人在事业与年龄之间的矛盾与无奈。“风华渐减怯登楼”巧妙化用古人诗意,传达出对青春不再的惆怅。“迎霞晓起天方暝,夜赶回程月又幽”通过早出晚归的生活描写,展现了中年奔波的辛劳与疲惫,对仗工整,画面感强。“扶案翻书常入梦,休灯倚枕却添愁”描绘了中年在忙碌与宁静交替时内心的愁绪,细致入微。最后“一朝对镜才惊觉,已是鬓边霜染秋”以对镜惊觉白发的情景,深刻地表达出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将中年的沧桑感推向高潮。整首诗用词精准,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生动地刻画出中年人的复杂心境与深切感怀,引发读者对人生阶段的思考与共鸣。
千秋岁•江畔吟秋
□钟玉儿
渡舟闲系。竹筱浮烟翠。斜日远,秋风细。湖光迷树影,归雁追云绮。凝目眺,蓝天碧水连天际。
心与霞红似。意伴江天醉。看日落,听潮起。随波思未了,逐梦何曾止。唯只愿。韶华永驻音容里。
《千秋岁•江畔吟秋》赏析
□韦凤彭
《千秋岁•江畔吟秋》是一首充满秋韵的词。
上阕描绘了江畔的秋景。“渡舟闲系。竹筱浮烟翠”,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江畔画面,系着的渡舟和烟雾笼罩的翠竹,营造出悠闲的氛围。“斜日远,秋风细”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淡雅,“湖光迷树影,归雁追云绮”则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湖光树影和归雁的动态之美,“蓝天碧水连天际”呈现出开阔的景象。
下阕则由景入情。“心与霞红似。意伴江天醉”,词人的心如同晚霞般炽热,陶醉在江天美景之中。“看日落,听潮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悠然的心境。“随波思未了,逐梦何曾止”体现了词人思绪的绵延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唯只愿。韶华永驻音容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永存的渴望。整首词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前方查车
□彭洪新
前方有岔是非玄,左右分流标志全。
多少按章成榜样,大千可究大三千。
《前方查车》赏析
□韦凤彭
《前方查车》这首诗颇具深意。
诗的首句“前方有岔是非玄”,通过“前方有岔”形象地描绘出查车点如同道路的岔口,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是非玄”则暗示了在此处可能会产生各种情况,引发人们对查车场景的联想。
“左右分流标志全”描绘了查车点交通指挥有序的情景,标志齐全保障了交通的顺畅,也体现了交通管理的规范。
“多少按章成榜样”,这一句赞美了大多数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他们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展现了一种正面的社会风尚。
“大千可究大三千”,此句较为抽象,可能意在表达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就像交通规则一样,遵守规则能够使世界有序运转。整首诗以查车这一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反映出交通秩序和社会规则等方面的问题。
雨夜抛锚在城东
□彭洪新
畏过冰霜畏过风,未曾雨夜在城东。
皆因车辆抛锚困,失态一时谁与同。
《雨夜抛锚在城东》赏析
□韦凤彭
这首《雨夜抛锚在城东》质朴而真切地传达出特定情境下的心境与遭遇。
开篇“畏过冰霜畏过风,未曾雨夜在城东”,先声夺人地诉说了往昔经历的艰难环境,风霜都曾经历,却未料到会在雨夜被困城东,这种对比突出了此次抛锚的意外性和棘手。“畏”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恶劣天气的忌惮心理,为后文的困境铺垫情绪。
“皆因车辆抛锚困”,直白地点明了核心事件——车辆抛锚,简单的语句将无助的困窘直接呈现,让读者感同身受。
“失态一时谁与同”则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在困境中瞬间的脆弱与孤独,那种无人陪伴、独自面对的孤独感跃然纸上,引发读者对人生困境中个体情绪的共鸣,整首诗语言平实却富有感染力。
冒雨前进的人力三轮拉货车
□彭洪新
行车有向互相循,风雨奈何劳碌身。
三两碎银三两重,半生汗水半生贫。
《冒雨前进的人力三轮拉货车 》赏析
□韦凤彭
这首诗宛如一幅底层生活的真实画卷,质朴而深沉地展现了人力三轮拉货车夫的艰辛人生。
首句“行车有向互相循”,不仅是对交通规则的描述,更象征着车夫们被生活所迫,只能沿着既定的、艰难的道路前行,毫无选择的余地。“风雨奈何劳碌身”则将视角拉回现实,凸显出恶劣天气下,车夫们为了生计奔波的无奈与凄凉,他们无法躲避风雨,只能默默承受生活的重压。
“三两碎银三两重”,用“三两”这一具体而微小的数量,极言其收入的微薄与来之不易,“重”字更是精妙,强调了这些微薄收入在车夫心中沉甸甸的分量,那是他们生存的希望。“半生汗水半生贫”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苦,半生的辛勤劳作,换来的却是半生的贫困,简单的语句背后,蕴含着无尽的辛酸与对命运不公的喟叹,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和底层命运的深刻同情与反思。
在隧道避雨
□彭洪新
隧道明灯宽且长,可遮雨水可遮阳。
在家在外本相似,人有一隅安四方。
《在隧道避雨》赏析
□韦凤彭
这首《在隧道避雨》蕴含着质朴而深刻的人生感悟。
开篇“隧道明灯宽且长,可遮雨水可遮阳”,简单几笔勾勒出隧道避雨时的场景,明灯照亮了宽敞悠长的隧道空间,为避雨的人提供了庇护,遮风挡雨的功能是人们在困境中寻得的一份短暂安稳,这是对生活中微小而实在的温暖的捕捉。
“在家在外本相似”,则将思绪从眼前的隧道延伸至更广阔的生活境遇,打破了家与外的界限,传达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在家的港湾,还是漂泊在外的旅途,本质上都有相通之处,不必过于执着于环境的差异。
“人有一隅安四方”是整首诗的升华,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理解,只要内心拥有一处宁静的角落,一处可以栖息的地方,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获得安宁与满足,在平凡的生活点滴中挖掘出了深刻的哲理,引发读者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中吕·山坡羊】在南城广场看国庆升旗仪式有寄(新韵)
□彭洪新
中秋非冻,今时何冻,南城广场春光共。自从容,意无穷,升旗仪式由来重。多少乐歌情热涌。旗,一面红;旗,面面红。
《中吕·山坡羊》赏析
□韦凤彭
这首【中吕·山坡羊】以国庆升旗仪式为主题,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中秋非冻,今时何冻”,运用对比手法,以天气之“冻”衬托出内心因国庆升旗仪式而澎湃的热情,引发读者好奇与思考。“南城广场春光共”描绘出广场上热烈、充满希望的氛围,仿佛春日降临,实则是人们高涨的爱国情怀营造出的独特气象。
“自从容,意无穷,升旗仪式由来重”,刻画了人们庄重、自豪的神态,点出升旗仪式的重要意义,蕴含着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多少乐歌情热涌”,通过欢快的歌声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热烈的气氛,展现出民众共同的爱国激情。
结尾“旗,一面红;旗,面面红”,简洁有力,既指眼前飘扬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又寓意着红色精神在每个人心中闪耀,升华了爱国情怀,使整首曲子在激昂的氛围中收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激发读者的爱国共鸣。
二十元人民币背景图感怀
□苏涛
山水呈同色,渔歌伴晚舟。
凝神风浪静,举目岸沙幽。
虽借王维笔,难描盛世游。
漓江何韵味,凤尾隐飞鸥。
《二十元人民币背景图感怀》赏析
□韦凤彭
这首《二十元人民币背景图感怀》诗意地描绘了人民币背景图中的漓江景致,同时融入了对时代的赞美。
开篇“山水呈同色,渔歌伴晚舟”,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漓江山水在暮色中相融的清幽画面,山水一色的宁静与晚舟渔歌的闲适相得益彰,将读者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场景之中。“凝神风浪静,举目岸沙幽”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沉浸于美景时内心的平和,仿若风浪都因之静息,岸边沙滩的幽静更显深邃。
“虽借王维笔,难描盛世游”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巧妙地借王维的诗意才情来映衬当下之景,却又直言难以描绘出这盛世之繁华与民众畅游其间的欢乐,使诗意从自然之美过渡到时代之盛,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与格局。
末句“漓江何韵味,凤尾隐飞鸥”,再次回到漓江景色,“凤尾”或指凤尾竹,其茂密之态隐现飞鸥,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与神秘,既呼应了前文对漓江景色的描绘,又给读者留下回味悠长的空间,整首诗景情交融,别具匠心。
植树
□苏涛
西岭风花谢,东江鱼影单。
挥锄翻旧疠,放曲植新编。
无畏丛荆厚,笑迎微雨寒。
夕阳初渐尽,归路始言欢。
赏《植树》:绘就生机,礼赞坚毅
□韦凤彭
苏涛的《植树》宛如一幅动静相宜的春日劳作图,于诗意间尽显劳动之美与生命之力。
开篇“西岭风花谢,东江鱼影单”,以景起笔,勾勒出风花渐落、鱼影伶仃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清冷的氛围,似是在为后文的植树之举铺垫情境,暗示着荒芜中亟待新生。
“挥锄翻旧疠,放曲植新编”,笔锋一转,将镜头聚焦于植树场景。“挥锄”“放曲”两个动作,一刚一柔,展现出劳动者的豪迈与乐观,他们以辛勤劳作翻除旧疾,栽种新苗,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积极创造。
“无畏丛荆厚,笑迎微雨寒”,进一步升华了这种坚毅精神。面对荆棘与寒雨,诗人毫无惧意,反而欣然相迎,这不仅是对植树艰辛的无畏,更是对生活挑战的坦然,彰显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姿态。
直至“夕阳初渐尽,归路始言欢”,在暮色笼罩下,劳作结束,欢声笑语回荡于归路,满是充实与满足。整首诗结构精巧,借植树之事,颂坚韧之魂,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春节还乡
□苏涛
都市华灯外,车窗寒气飘。
家山藏雪域,归路涨春潮。
年货千斤重,亲情万丈高。
堵程无怨气,桑梓话通宵。
情暖归途:——《春节还乡》中的乡土眷恋与归家情思
□韦凤彭
苏涛的《春节还乡》是一幅温情的岁末归乡图,传递着游子的复杂情感与家乡的亲切召唤。
开篇“都市华灯外,车窗寒气飘”,从都市繁华切入归乡的清冷,“华灯”与“寒气”对比,奠定情感基调。“家山藏雪域,归路涨春潮”,将家乡雪景与内心归情相融,寒暖交织,勾勒出深沉心境。
“年货千斤重,亲情万丈高”,借“千斤”“万丈”的对仗,以年货重量衬亲情高度,凸显游子心意。尾句“堵程无怨气,桑梓话通宵”把情感推向高潮,“无怨”体现归家心切,“桑梓话通宵”则描绘出与亲人畅聊的热切,揭示家乡是心灵归宿。
整首诗层次清晰,展现归乡历程,在文化上,深刻反映春节团圆、亲情、乡土等价值观,唤起人们对家乡与传统节日的珍视,是文化乡愁的深情回响。
秋荷
□苏涛
秋来瑟瑟似无声,又是香消岁月更。
我自田间接花语,淡然一笑忘枯荣。
品《秋荷》:静赏枯荣中的淡然之美
□韦凤彭
苏涛的《秋荷》宛如一幅写意的秋日残荷图,于无声处蕴含着深邃的生命哲思。
开篇“秋来瑟瑟似无声,又是香消岁月更”,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秋天悄然降临的气息,“瑟瑟”二字绘出秋意的清冷与寂寥,而“似无声”则更添一种静谧的氛围,在这寂静中,荷花的香气渐渐消散,岁月也随之更迭,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时光的不可逆。此句通过对秋荷香消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我自田间接花语,淡然一笑忘枯荣”,诗人却笔锋一转,走向一种超脱的心境。在田间倾听荷的低语,“接花语”这一行为赋予荷以生命和情感,诗人似乎从荷的姿态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从而能够以“淡然一笑”的姿态去忘却荣枯得失。这是一种在自然变迁中找寻内心宁静的境界,不被外在的兴衰所左右,体现出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和豁达胸怀,整首诗在淡淡的忧伤中透出一份宁静与释然。
祥贝一指山
□苏涛
竹影依依映碧湾,群峰莽莽染晴天。
百年变局谁能定,华夏乾坤一指山。
《祥贝一指山》赏析
□韦凤彭
这首《祥贝一指山》通过对祥贝一指山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豪迈的家国情怀与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竹影依依映碧湾,群峰莽莽染晴天”,开篇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壮阔的山水画面。竹影摇曳,碧水环绕,群山巍峨耸立在晴空之下,色彩明丽,动静相衬,营造出优美且富有生机的自然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祥贝一指山的灵秀与雄浑之美,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了坚实的背景。
“百年变局谁能定,华夏乾坤一指山”,诗意在此陡然升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宏大的时代命题,诗人以豪迈之笔给出答案——华夏乾坤如这一指山般坚定屹立,稳控局势。这里的一指山已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掌控自身命运的象征,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与对国家力量的坚定信念,彰显出诗人胸怀天下、心系家国的深沉情感,使整首诗在自然之美中蕴含着磅礴的时代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