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市434家实体书店增设“旧书新知”专区,开展旧书交流、旧书交换等活动近500场;全国最大的旧书线上交易平台孔夫子旧书网月活用户超百万,古旧书年交易3000万册、交易额12亿元……
转眼间,“旧书新知”品牌活动已在京开展一年,亮眼的年度报告,为“守望”故纸、绿色共享的文化新风留下生动注解。
旧是时光的印记,书是文化的载体,新是时代的脉搏,知是阅读的感悟,“旧书新知”对接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古旧书籍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在不断修订和再版中保留下来的书籍,不仅记录着过往的时代与人文,更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历史、文化与智慧的窗户。
于许多家庭而言,旧书往往是“卖了可惜、留着不看”,让旧书流动起来,构建起价格实惠、种类繁多的交易网络,给更多读者创造了一个带书回家的契机,是一种低碳环保的选择,也是对精神食粮的爱护。
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淘书”可谓一大乐趣,闲暇时到旧书摊、旧书店走一走,即便没有遇到心仪的书,但通过面对面交流,经由那些泛黄的纸张以及偶尔可见的笔记,触摸到不同人的读书喜好,也不失为一种别样体验。
(二)
阅旧知新,书香润城。
仅仅一年时间,京城“旧书新知”多点开花,离不开城市文化气质打底。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为北京积淀下文化人多、读书人多、民间藏书多的文化资源。鼎盛时期,北京有近400家古旧书店,仅“东西两场、南北两街”(东安市场、西单商场、琉璃厂街、隆福寺街),就不知留下了多少大师的流连身影。《鲁迅日记》里写道,“观旧书,价贵不可买,遇相识者甚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旧书市场得以保留,地坛书市等品牌也红火一时,淘书、读书、藏书的社会风尚一直在流传延续。有作家感慨,“北京的阅读活动众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读书而焕然一新”。人与书、人与城的相知与相拥,涵养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脉脉书香,源自文韵的传承,更根植于日常的培育。从强化政策扶持,真金白银纾解书店经营之困,到做强“钟鼓书韵”“东壁晒书”等旧书市集,打造更多淘书好去处;从培育“北京阅读季”阅读品牌,每年吸引数千万人次参与,到把书店开进社区,营造15分钟公共阅读圈……近些年,书香京城建设稳步推进、不断深入、成绩斐然。
数据显示,北京实体书店已超过2000家,居全国首位;北京市居民阅读总指数、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未成年人阅读率、数字阅读接触率四大指标均稳步提升,领跑全国。扎扎实实的组合拳培厚文化传播土壤,让历史底蕴、人文价值、消费潜力实现内在贯通,夯实了旧书流动的市场基础。
(三)
城市的文化气质,远看是风景,近看是生活。
“历史文化名城”“书香城市”,归根结底是要让民众有可触可感的获得感。从一个爱书人的需求出发,身边的阅读空间充足多元,大型图书馆、综合书城、24小时书店、特色网红书店,多元化的风格总能让人找到心中所好;文化活动精彩不断,北京十月文学月、“京华好书”推荐、非遗体验、围炉煮茶等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旧书新知”进社区、进楼宇、进高校、进机关,随处可以淘书、换书、听书……
文化的贴近感,在于古都风韵满满,文化地标众多,更体现在大街小巷、胡同阡陌的日常生活中。无论逛街休闲时,还是下班回家后,大家都能“开门见文化”,“见缝插针”与书籍相遇,邂逅温暖、陶冶性情,生活自然有滋有味,文化气息自会水涨船高。
书是文化的支点,也撬动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新可能。
世界上不少文化名都,都有常年开设的图书市集,比如法国巴黎的左岸书店、西班牙马德里的莫亚诺斜坡书市。这些知名的图书市集,充实着城市的文化肌理,创造了“诗与远方”集于一体的文化景观。再看北京,以地坛书市为例,本就置身于美丽的地坛公园之中,附近还有雍和宫、孔庙与国子监、五道营胡同,以及众多咖啡馆、饮品店,许多年轻人选择围绕书市来一场Citywalk,好不快哉。
这也启示我们,找准文旅发展的脉搏,打通多方联动的机制,为文化消费群体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旧书市的文旅想象空间还有很大。
(四)
氤氲着书香的城市,令人留恋。
令人欣喜的是,“全国文化中心”的表率作用,“旧书新知”品牌的溢出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京津冀地区共同搭建起覆盖广泛、结构完善的旧书交易网络,“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已成业界品牌,“万阅典藏”古旧书博览会有十余省市、百余家书商参展……
当然,从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书香建设、旧书交流的一些断点、堵点。比如,是否可以让“旧书摊”的设点多一些,融于常态化,而非局限于某个“阅读季”?再如,不少“冷门书”难以找到回收途径,线上平台回收范围能否继续拓宽?期待相关部门继续努力,用务实行动展现文化建设的诚意和内功,“旧书新知”活动才能长久火热下去。
呵护好淘书、读书、换书、藏书的热情,不断续写“文化的故事”,传递“时代的书香”,城市发展的文化推动力就会始终澎湃。
监制:刘昊
近期热门视频
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