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
中医的经络穴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宝藏
然而,经络穴位到底是什么?
经络穴位到底为什么能治疗疾病?
经络穴位是否真的每种疾病都有效吗?
这些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
从今而始,我们在【每日一肌】栏目外
加开一个【说文解穴】的专题
试图从解剖着手
探寻经络穴位的奥秘
全文共3292 字
预计阅读时间:9 分钟
委中的穴名释义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
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就看这个民族的文字
委中,委中
委——“禾,女”而成
——意图表现女性弯腰捡拾禾苗的样子
可以引申为膝盖弯曲时,后方出现的腘窝
(据说我国台湾朋友由于方言问题
常把“腘窝”叫做“狗窝”)
中,就是中央
所以委中——即为腘窝中央的穴位
▼▼▼▼
委中的定位主治
那么,可以知道
委中的标准定位
就在膝后区,腘横位中点
也即腘窝中央
▼▼▼▼
《针灸大成》谓其“主膝痛及拇指,腰夹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小腹坚满,体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疹皆愈。伤寒四肢热,热病汗不出,取其经血立愈。”
《类经图翼》:“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风痹髀枢痛,膝痛,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郗也......”
由此可知,委中的主治
主要包括:
1.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经络循行部位病证;
2. 腹痛,急性吐泻等脏腑相关病症;
3. 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系统病症;
而最为人们熟知的
莫过于一句
“腰背委中求”
“腰背委中求”之语,出自《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初录于明代针灸学家徐风编著的《针灸大全》
是指凡腰背部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
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
中医认为, 急性腰扭伤等所致的腰痛,常为跌仆闪挫,损伤筋脉所致,气血凝滞不通而作痛。
而膀胱经本身即为多气多血之经, 委中穴又恰恰是膀胱经的“合穴” 。
《灵枢》言“所入为合” ,意为经气自四肢末端游行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
简单来说就是委中穴
刚刚好好,好巧不巧的
就是这条经脉上气血汇聚的一个穴位
既然气血“不通则痛”
那么针刺委中穴就可以通达气血
达到治疗腰背痛僵痛的目的
刺委中浮络出血治疗急性腰痛,早在《内经》就有记载 《素问·刺腰痛》篇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民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 ;
此后《千金》、《外台》、《铜人》等诸家经典, 皆言委中主治腰痛;
如《席弘赋》云:“委中专治腰间痈” ;《灵光赋》也云:“五般腰痛委中安”等。
当然,也有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之意
委中的解剖分析
委中的断层解剖;
委中在腘窝正中
有腘筋膜,位于腓肠肌中间
两侧还有股二头肌和半腱半膜肌肌腱
皮下为腘动、静脉
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我们一个个说
先说上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腱半膜肌
他们共同构成了大腿后侧的腘绳肌
腘绳肌
腘绳肌向上起于坐骨结节
向下通过半腱肌、半膜肌
和股二头肌分别跨越膝关节
连到膝关节的两侧
大致可以看成一个顶点在坐骨结节
底边在膝关节内外的三角形
三角形,是自然界最稳定的图形
而腘绳肌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
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损伤也会导致膝关节附近的疼痛
甚至波及到上方的坐骨结节处
在臀沟附近产生疼痛
抑或蔓延至骨盆区域
(注意,已经有腰痛的苗头了)
腘绳肌的主要功能是屈膝
▼▼▼▼
腘绳肌屈膝功能展示;
次要功能是伸髋
▼▼▼▼
腘绳肌伸髋功能展示;
而在长期久坐的人群中
臀大肌虚弱,膕绳肌就需要更多的伸髋而受伤
此时表现为臀后、大腿上半部和膝盖后方疼痛
▼▼▼▼
腘绳肌激痛点展示;
腓肠肌
腓肠肌和腘绳肌刚好“相反”
像是以腘横纹为界
腘绳肌的“倒影”一般
是一个倒三角
腓肠肌分为内外侧头
分别起自股骨下端内、外侧髁
向下与比目鱼肌融合成跟腱
止于跟骨结节
看上去大致就成一个倒三角
同样可以提供膝踝关节的稳定性
主要功能是跖屈
▼▼▼▼
腓肠肌跖屈功能展示;
因为跨越了膝关节,所以还能屈膝
▼▼▼▼
腓肠肌屈膝功能展示;
上有腘绳肌,下有腓肠肌
委中穴就处在这两个肌群
中间交接的腘横纹中点
但是,说了这么多
好像“腰背委中求”
求得还不是很明朗
筋膜
这里,我们就要接入一个筋膜线的概念
在《解剖列车》的描述中
人体后侧从足底筋膜起
到腓肠肌、腘绳肌
再到腰骶部筋膜、竖脊肌
甚至一直到头皮筋膜
都是一条延续的整体
▼▼▼▼
后表线展示;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筋膜线就是对这样一种
“连续性”最好的体现
而关于这种连续性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就是下腰
▼▼▼▼
这是我们经常体会的一个
测试自己或他人柔韧度的方法
而很多人在做这个动作时
之所以双手摸不到地面
是因为感觉大腿后侧
腘窝处的“筋”拉的太紧
而更有细心者发现
稍微弯曲膝关节
就会很容易的双手触地
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来了
▼▼▼▼
腓肠肌与腘绳肌
互相独立却也一起连接
两者之间有强大的结缔组织筋膜相连(腘窝处)
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
但拉紧时,却成为卓效的力量传送带
但是但是
稍微的弯曲就会消除二者之间的连接
而连续的后表线不容易前弯
不连续的后表线则较容易前弯
所以,稍微屈膝就会发现
下腰双手更好触地
原因便在于此
二者在腘窝处的筋膜连接, 如同握手一般;
而“委中穴”这一针
就相当于给后表线在腘窝处的异常筋膜张力
一个宣泄的出口
同时还能缓解腘绳肌和腓肠肌的问题
“腰背委中求”
求的就是这个筋膜汇聚点
求的就是缓解此处紧张异常的张力
达到由下治上、由远治近的效果
▼▼▼▼
再举一个例子
由于久坐、缺乏运动和拉伸
长期绷紧的后表线
比如腘绳肌、腓肠肌、竖脊肌
就像是一点点吹胀的气球一样
这个气球总会在某一个短板处出现
绷紧异常的问题(腰背痛)
而委中穴的针刺
就是给这个绷紧的气球
打开一个宣泄张力的出口
异常的张力解决了
疼痛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就是我们的“腰背委中求”
在筋膜方面的原理
现代医学对于委中穴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比如委中穴所在部位的深部,分布着股后皮神经、胫神经、腘动脉、腘静脉等,而这些组织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于腰4/5,骶1/2/3神经。针刺委中穴时,刺激相应神经,能够影响大脑中内吗啡肽的释放,从而提高人体的痛阈和耐痛阈。简而言之,就是针刺委中穴,能够让患者能够忍受更大程度上的疼痛,以此机理达到止痛的目的。
同时,针刺也有助于增加局部血管的血流量和改善局部血管弹性,这也符合中医理论中的“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委中的剖析应用
所以,针对于委中穴
我们也就可以不局限于一穴一经
反而可以从解剖的角度
进行治疗与康复
▼▼▼▼
传统手艺
比如对于腰背疼痛的
不再局限于腰骶部或某些穴位
可以针对整个后表线相关的
竖脊肌、腘绳肌、腓肠肌
进行触诊检查
择其“紧”者而“松”之
其“无力”者而“强”之
▼▼▼▼
竖脊肌手法
腘绳肌手法;
腓肠肌手法;
针刺方面
可以直接对竖脊肌、腘绳肌、腓肠肌
的激痛点进行针刺
也可沿肌肉走向进行皮下浅筋膜斜刺
拉伸
也可以对整体的后表线筋膜进行拉伸
▼▼▼▼
由易到难的后表线拉伸法;
很多瑜伽等运动中的动作
也都是拉伸的好办法
▼▼▼▼
瑜伽婴儿式拉伸竖脊肌;
以及既是测试
也能拉伸的“直腿抬高”
▼▼▼▼
直腿抬高拉伸腘绳肌;
下压足部还能拉伸腓肠肌;
腓肠肌拉伸展示;
最后文章总结
记住几个数字——“121”
“1”个穴位——委中穴
“2”块肌肉——腘绳肌、腓肠肌
“1”条筋膜线——后表线
了解了原理
手法、拉伸、训练、针刺
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后记:
“腰背委中求”——从解剖的角度来看,关系最紧密的,是后表线相关部位造成的腰背痛,而诸如其他原因造成的腰背痛,比如前面的腰大肌、腹肌激痛点,比如腰间盘突出卡压神经等,其效果依然有待考证。
不过,能明确的一点是,没有能“包治百病”的办法,也没有能“包治百病”的穴位,我们能做的,应该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毕竟——
“一双富有知识的手,才是强大的”!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
“腰背委中求”的解读和延伸
————
传播有价值的中医康复
是我们的期望
如果对你有帮助
也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转发就是最大的鼓励,让你的关心更专业!)
延伸阅读
网络课程,扫码学习
进阶经络穴位解剖网课学习
请添加微信“duancengshuo01”
或“duancengshuo02”咨询
往期文章:
▼▼▼▼
【每日一穴,一起成长】
关注我们,一起做个有趣有料有情调的康复师!
▼
其他网课学习,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