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地名我来讲丨讲好三乡地名故事(一):雍陌

政务   2024-11-22 20:43   广东  



一处地名,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传承。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还是深邃历史的文化烙印,更是联结往昔与今朝的情感纽带,铸就一片土地独一无二的地域“名片”。


为弘扬和传承三乡地名文化,三乡将通过介绍地名故事,宣传政策法规,加深社会大众对三乡镇地名的了解,从探究“源”与“缘”,到守护“根”与“魂”,唤起大家根植于心的家乡情结和热土情怀,以地名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首期介绍地名为【雍陌】

让我们共同走进【雍陌】的悠悠岁月

⬇⬇⬇⬇





雍陌



雍陌村的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因郑姓先祖郑子纲(字秉常,号雍陌)为人孝悌、行善积德,乡人以其号命村名为“雍陌”。雍陌村立村近千年,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众多历史文化资源。这里一面是石板街、蚝壳墙、古驿道、老庙堂,另一面是示范民宿、网红咖啡、艺术画室......千年古村雍陌既有岭南风情古韵,又逐渐聚集起新兴业态,烟火与诗意交织。



近千年的时光,雍陌村真实见证了沧海桑田,明代雍陌村一度成为军事重镇。据清代康熙、道光、同治编撰的《香山县志》记载,为加强对澳门的防卫,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香山县在雍陌村设立雍陌营,分防兵27名、千总1员戍守,后再拨防兵39名。万历四十五年(1617)设参将府于中路雍陌营,调派官兵1000名戍守。万历四十六年(1618),红夷犯澳门,调派南头游师带兵400名,哨船6艘加强雍陌营的防卫。天启元年(1621)建立前山寨参将衙门,雍陌营驻军移驻前山寨,雍陌营撤消。雍陌村有地名“营房”,就是当时雍陌营驻地。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建筑40多年的审美变迁,几乎都在这里有所体现。村里最古老的建筑雍陌郑公祠,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最新的建筑兴建于几年前,不知不觉,雍陌村几乎成为一座跨越千年的乡村建筑博物馆。






郑观应故居





村里流传着许多名人的故事,最负盛名的是被称为“晚清全面看世界第一人”的郑观应,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相当超前的人物,第一个提出“商战甚于兵战”的理论,呼吁国人“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其著作《盛世危言》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全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界中一部较早地认真思考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深刻影响了近现代中国。


郑观应故居在雍陌村西上巷,一间典型的岭南风格大屋,青砖雕木,坐北朝南,前后两进。迈过第一道门是一个雅致的小庭院,站在小庭院中抬头,“秀峰家塾”四个大字相传出自郑观应之手,仍然完好地刻于门楣,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如今的郑观应故居和以故居为核心向外延伸发展成郑观应文化展示区,已成为是雍陌村的门面之一。






罗三妹山





罗三妹山,原名锣鼓岗。海拔98.8米,面积0.22平方公里,山上曲径通幽,怪石林立,窄溪穿绕,峰回路转,风景独特。


数百年来,这里流传着一个与这座山有关的感人故事:从前,山下有一位善良聪慧的小姑娘叫罗三妹。她自小就承受了父丧、母病、家贫等种种不幸,然而,这些都不能改变她对生活的热爱。她抵御了天降横财的诱惑,辛勤操持着穷困的家;她无私帮助周围的人,尽心侍奉卧病的母亲。罗三妹的孝德感动苍天,最后羽化成仙。锣鼓岗因此更名为“罗三妹山”。一位路过的书生闻此典故,感喟万分,于是赋下这样一首诗:“怪石分明似石牛,不知经历几千秋。风吹遍体毛不动,雨打浑身有汗流。禾草乱堆难入口,竹鞭挥打不回头。牧童举步难牵去,天地为栏夜不收。”



1984年1月28日,邓小平同志登上罗三妹山,在山上发出“不走回头路”的世纪强音,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道路不断开拓进取。




地名政策小知识

《地名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


-End-



美   编:郑丽萍

编 辑:李博宁

责 编:邓菲 罗越衡

编 审:艾立强

素材来源:三乡镇公共服务办



猜你想看

三乡:为企业把脉定向,政企同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⑩丨三乡泉眼村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塘敢”“桥头村”成为商标品牌

三乡发布
传递政务信息,倾听民众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