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早晨,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按照朱海龙生前遗愿,捐献器官。捐献前,他的父亲和弟弟俯下身,抱了抱海龙,依依不舍地与他做最后的告别。“儿子,你的心愿实现了。”朱海龙的父亲强忍心中悲痛,哽咽着说。在生命之火燃尽时,朱海龙将希望留给了爱过他的世界,用生命留下的厚礼。最终,朱海龙完成眼角膜捐献,让自己的生命得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集体向逝者默哀,三鞠躬。
朱海龙出生于1975年,大学毕业,至今未婚也无子女,一直与父母、弟弟生活在一起。在那个时期,农村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是一件令整个村都非常骄傲的事。在家人眼中,他就是骄傲。但命运多舛,朱海龙生活和事业上所遭遇的困难,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随着身体日渐消瘦,朱海龙对于身后事也有了自己的考虑。一天,他郑重地跟弟弟朱海成说出了心里话。“他说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不好,有些话想跟我说,他有三个心愿:第一个是希望我孝敬父母,替他尽孝;第二个是身后事不要大操大办,如果他的病情恶化了,也不要花钱去抢救治疗,不给家里带来那么大的负担;第三个,他去世后,想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做贡献。”朱海成回忆当时哥哥嘱咐给他的话,说话间,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其实他早就有捐献器官的念头了。”朱海成哽咽着说。11月6日,朱海成清楚地记着这一天。那天,晚上7点左右,朱海龙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间他翻身发生异响,右半身僵直使不上力气,说话也很困难。家人见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海龙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因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最终奇迹并未发生。医院里,弟弟朱海成抬头看到墙上“器官捐献 生命永续”的标语,一下子想起了哥哥最后的心愿。朱海龙的父亲签署《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听我二儿子说,龙龙早就想好了去世后要捐献器官,听到这话,我这心里是一颤啊。”朱海龙的父亲说,自己了解大儿子的性格,只要他认为对的事、好的事,就一定会坚定地去做,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心。“虽然心里难过,但想到这是儿子最后的心愿,并且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我尊重他的选择。”作为一名党龄54年的退役老兵,朱海龙的父亲对于儿子的遗愿,选择无条件支持。 11月12日12点16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专家判定朱海龙为脑死亡。当天下午,在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朱海龙的父亲在《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忍住悲痛办理好了捐献事宜。河北省红十字会为朱海龙颁发的荣誉证书。
11月13日早晨,进行捐献者器官获取工作,对所捐献的器官进行病理检查并严格评估,因器官未达到临床需要,放弃器官获取,最终实现捐献一对眼角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OPO(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任贵军介绍,朱海龙这份生命的馈赠,将使得2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朱海龙父亲表示,他们一家人希望受捐者多去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朱海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和大爱无疆。他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因为这份伟大的捐献而变得更加光彩夺目。他不仅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关注遗体器官捐献事业,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