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女子天生聋哑22年,嫁给一个疼她的丈夫,一日丈夫说:“我出去打会儿牌。”妻子急忙拉住丈夫,然后破天荒地说道:“不要——”
1986年,一个聋哑女孩陈浪诞生在湖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她患有先天性耳聋,父母带着陈浪四处求医,医生告知陈浪的母亲也是一名聋哑人。
而聋哑人生下的后代有10%概率遗传这一缺陷,陈浪应该就是这“十分之一”中的不幸之人。
几年后,陈家又诞生了一个女儿,但令人难过的是,这个孩子也同样患上了聋哑疾病,从此,陈氏夫妇对生育第三个孩子彻底绝望,把所有心力都投入到两个患病女儿的教育和照顾中。
为了让陈浪获得广阔的学习机会,父母不惜花重金,将她送入距离家乡50公里外的一所聋哑人特殊教育学校。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陈浪逐渐掌握了手语交流的能力,并对绘画和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平日里,陈浪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最后排,专心致志地绣着精美的刺绣品,她白皙秀气的侧脸在阳光下散发着动人的光晕。
没有人能想象到,这个看似脆弱的女孩,其内心已经培育出了足以与这个残酷世界抗衡的坚强意志。
回到家乡,陈浪常常默默坐在自家门口,看着村里的孩子们玩耍,有几个男孩子经常过来找陈浪玩,起初他们不介意陈浪的残疾,只是单纯地把她当作游戏伙伴。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孩子也逐渐意识到陈浪与众不同,渐渐地他们都离开了陈浪身边。
唯独金建国这个男孩例外,他和陈浪一同长大,从小就对陈浪格外关心,每当其他男孩欺负陈浪时,金建国总会第一个站出来维护她,虽然陈浪听不见金建国说的话,但她能感受到他眼中真挚的友谊。
时光荏苒,两人一同长大,金建国逐渐意识到陈浪已经成长为一个漂亮大方的少女,他时常望着陈浪出神,自己也不知何时,竹马之情已经变成了暗恋。
这天,陈浪照常坐在村口绣花,几个外村来的年轻人围着她调笑,陈浪脸色越来越难看,但无奈手语沟通不畅,这些人丝毫不让。
就在这时,金建国大步流星地走来,一把将陈浪拉到身后,他严肃地告诉那几人,陈浪已经有男朋友了,请他们立刻离开,否则不客气。
那几人见他一脸正气,也不好再纠缠,只得散去。
陈浪父母得知两人在一起的喜讯后,开心不已,金建国品行端正老实,而且两家相熟,能将闺女嫁给这样一个人,他们实在是求之不得。
2007年,陈浪和金建国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刚开始两人靠手语聊天、交流,但效率极低。
金建国不得不跑到县城专门请教师父学手语,才渐渐掌握,可就算学会了手语,意思不顺畅表达时,两人还是不免大打出手。
这天,金建国又受朋友之邀出去喝酒,陈浪强烈要求他不许去,两人你来我往争论许久,金建国仍然执意要去。
陈浪气愤交加,飞快地比划着手语表达反对,金建国跟不上她的手速,很快就看不明白意思了,他只得笑着哄妻子几句,转身就出了门。
就在金建国正穿外套要离开的时候,一个断断续续、嘶哑刺耳的“不”字突然从背后传来,金建国吓了一跳,急忙回头查看妻子,可陈浪正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金建国自我安慰可能是幻听,继续向门外走去,然而,那个“不”字再次响起,这回金建国清清楚楚地看到,陈浪的嘴唇正微微开合!
金建国激动万分,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陈浪跟前,双手抱住她兴奋地说:“你刚才说话了!快再说一次!”
陈浪一头雾水,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
金建国让她重复了几次“不”,陈浪才发现自己真的能发出声音了,她泪眼婆娑,张口就想说点什么,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金建国夫妇激动不已,立刻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了双方父母,大家兴奋异常,纷纷表示一定要带陈浪去大医院检查,说不定可以治好她。
第二天一早,金建国就带着陈浪直奔县医院,可几轮检查后,医生却告知他们,陈浪的听觉神经严重损伤,已经无法修复,昨晚说话只是奇迹,根本不可能再次发生。
金建国坚信妻子昨晚是真的说话了,一定有治疗的希望,两人又连夜坐车赶往省城,在省医院住院接受检查。
一个星期后,专家终于确诊,陈浪的左耳听觉丧失,但右耳残存少量听觉神经,可以通过助听器放大声音予以刺激。
陈浪欣喜若狂,立刻配戴上助听器,当她第一次听到丈夫呼唤她的声音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金建国夫妇兴奋异常,他马上买回一堆语音学习资料,开始给陈浪做发音训练,起初陈浪只能发出些简单音节,比如“啊”“哦”之类。
但在金建国的悉心指导下,她渐渐能发出一些简单词语,比如“爸爸”“妈妈”了。
时光荏苒,在金建国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陈浪的语言能力日渐增强,虽然她说话还是比较吃力,语速缓慢,但已经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了。
这对生来注定沉默的她来说,简直是奇迹。
陈浪说出第一句话的那一刻,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也让其他听障人士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足以证明,只要有爱和坚持,人类是可以战胜任何看似无法跨越的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