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海南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健康   2024-10-31 11:13   青海  

今年以来,全州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工作安排,紧盯关键领域,加强统筹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出供给较快增长、需求稳步恢复的特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供需两端持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较全国高2.2个百分点,较全省高4.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5亿元,增长4.1%,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11.4%,较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0.06亿元,增长1.1%,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3百分点。较上半年来看,三次产业呈“一产小幅回落、二产明显提高、三产逐步向好”的态势。


(一)从供给看,农牧业生产供给增势平稳,工业较快增长,服务业好于预期

1.农牧业生产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全州完成油料作物播种37.73万亩,增长5.0%;蔬菜5.3万亩,下降2.4 %;其他作物27.2万亩,下降11.0%。实现油料产量4.36万吨(初步统计),增长20.7%;蔬菜产量6.78万吨,增长4.5%。出栏各类牲畜155.16万头只,出栏率为25.1%,较同期回落2.75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4.82万吨,增长14.49%。其中,牛羊肉4.68万吨,增长17.0%,猪肉0.13万吨,下降27.8%。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02亿元,同比增长4.1%,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及光伏发电行业强力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5%,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8.2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2%,拉动全部工业增长0.1百分点。


仅规模以上工业而言,一是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拉动明显。前三季度,州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3个百分点;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个百分点。二是在产两大门类增加值呈“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全州实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7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三是六大行业增速呈“四增两降”前三季度,全州在统的规模以上工业6大主要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5%、31.7%、19.7%、3.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分别下降31.8%、18.3%,降幅较上半年分别缩小14.8、0.6个百分点。四是新能源发电行业拉动强劲前三季度,全州新能源发电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光伏发电行业增加值增长19.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风力发电行业增加值下降1.0%,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

3.服务业增长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服务主体势单力薄的前提下,全州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除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下降外,其他行业均实现了正向增长。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2.0%,批发零售业增长3.0%,金融业增长4.9%,其他服务业增长1.6%。尤其是营利性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实现了较好增长,分别增长6.9%、9.5%、13.0%。

(二)从需求看,消费市场平稳复苏,投资保持向好态势

1.消费品市场逐步复苏回暖前三季度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1亿元,同比增长0.3%,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2.8个、1.1个百分点实现了“由负转正”。

从企业类型看,限额以下市场增长好于限上市场前三季度,全州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2.15亿元,下降2.1%;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16.46亿元,增长2.2%,高于限额以上市场4.3个百分点

旅游业快速增长通过组织参加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吸引众多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等签订合作协议32份。前三季度,全州累计接待旅游人数 14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44.6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 23.6%。

2.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64亿元,同比增长6.8%,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21.0个、14.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项目投资154.5亿元,增长9.9%;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4亿元,下降37.7%。

一是清洁能源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州完成清洁能源投资112.63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水电行业完成投资21.45亿元,增长98.0%;新能源行业完成投资91.18亿元,下降2.1%。其中光伏发电行业完成投资90.0亿元,增长6.2%;风力发电行业完成投资1.18亿元,下降85.8%。二是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逐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州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48亿元,占2.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5.26亿元,占7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9亿元,占19.2%。与上半年相比,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提高了5.8百分点三是重点项目拉动明显前三季度青海黄河羊曲电站、同德抽水蓄能电站、哇让抽水蓄能电站和共和机场共计产生投资28.55亿元4个项目共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个百分点。

(三)从效益看,工业利润保持增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1.企业利润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州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省反馈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52.38元,较同期减少0.3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8.51%,较同期提高0.9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16.76元,较同期减少2.27元;单位成本费用为69.14同期减少2.59资产负债率为66.4%,较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81亿元,增长3.5%。

2.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州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0亿元,同比增长20.1%上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71.8%。从收入来源看,税收收入较快增。前三季度,全州完成税收收入12.98亿元,增长9.2%,非税收入4.32亿元,增长71.3%,分别上半年提高11.7个9.3个百分点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95亿元,增长0.3%,较上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65.1%

3.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州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11元,同比增长5.7%,较全国高0.8个百分点,较全省0.2个百分点。从分城乡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42元,增长4.4%,较全国高0.2个百分点,较全省低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57元,增长7.3%,较全国高1.0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2.9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为2.29:1,较上年同期缩小0.06

(四)从要素看,金融机构存贷款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

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较快增长。9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完成各项存款余额274.19亿元,同比增长2.7%,较6月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分别下降7.3%、9.6%,住户存款、财产性存款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分别增长7.4%、32.4%和250.0%。

金融机构完成各项贷款余额233.06亿元,同比增长15.7%,较6月末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08.73亿元,增长11.6%,住户贷款124.33亿元,增长19.5%。

2.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9月份,省定监测点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2%;1-9月,累计增长0.2 %。从累计看,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呈“四涨一平降”态势。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6%、医疗保健类上涨5.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2%,居住类持平,

衣着类下降0.8%、交通通信类下降0.6%、食品烟酒类下降2.2%。

(五)看地区多数宏观指标趋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消费需求回暖

1.地区生产总值:除同德县外,其余四县增速均高于全州水平。共和县增长8.2%、兴海县增长7.9%、贵南县增长7.6%、贵德县增长7.1%,依次比全州高1.2个0.9个、0.6个0.1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个县均实现了较好增长。其中,共和县增长14.3%,贵德县增长25.8%,兴海县增长47.9%。除共和县外,贵德县、兴海县分别比全州高6.3个28.4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贵德县外,其余四县均实现了正向增长尤其是贵南县、同德县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贵南县增长72.2%、同德县增长58.8%、兴海县增长14.7%,共和县增长1.8%

4.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均实现了正增长,但处于0.2%-0.7%的低速区间。

5.第一产业增加值:呈平稳增长态势,处于4.1%-4.2%区间

6.第三产业增加值5地区呈“三增二降其中兴海县、贵德县、贵南县分别增长6.4%、2.8%、0.6%,共和县、同德县分别下降0.5%、1.8%。

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生产方面:工业经济对单个行业依赖度持续走高。前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电力生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0%,上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合计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因此电力生产行业几乎成了全州工业生产的风向标”,容易受黄河上游来水、黄委会调度、设备检修和电网输电因素影响,而导致工业生产波动。

(二)固定资投资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一是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负增长”。前三季度,全州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78亿元,同比下降9.6%,影响投资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78亿元,同比下降41.0%。二是民间投资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全州完成民间投资14.82亿元,占总投资的9.2%,同比下降52.7%,影响投资增速11.0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全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4亿元,同比下降37.7%,降幅较一季度扩大24.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收窄7.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方面:一是住餐企业经营明显转弱前三季度全州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 21家,营业额增速为负的达 18家,占 86.0%,降幅超过30.0%的有5家,占24.0 %。二是石油及制品类销售持续回落。前三季度,全州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9.41亿元,下降6.8%,较上半年回落4.5个百分点,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个百分点。三是限额以下市场不容乐观。在92家限额以下调查单位中,增速为负数的达56家,下降面高达 61.0%。

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力促工业企业入规纳统”。积极培育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密切监测已纳入小升规培育库的企业生产情况,对新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升规条件的企业要及时跟进,了解具体投产、运行情况,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做到应升尽升应统尽统,夯实规上工业经济的运行基础。

(二)加强项目实施督促指导。对于新新能源项目,要及时督促入库,应统尽统。对在库项目,随时掌握项目进度,尤其是新能源项目投资要及时掌握投资进度确保形成实物量,力争投资实现全目标

(三)培育本地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在政府项目实施时适当向本地优质建筑企业倾斜,增加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防止建筑业产值外流,提高当地建筑业产值比重和投资实物量,为GDP增长共同发力。

(四)多措并举力促消费增长后劲结合周末传统节假日,围绕居民消费需求,组织大型商贸企业、餐饮企业和汽柴油经销企业,开展打折让利促消费活动,着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同时,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形成新的支撑点。


海南州统计微讯


总监制:安胜奎

监  制:潘雷云

审  核:赵寿田

供  稿:王玉刚




海南州统计微讯
普及统计知识、诠释统计数据、宣传统计法规、提供统计服务、传播统计正能量、统计连着你和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