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为了更好的展示中华农耕文化本次“《稼穑》—中华农耕文化主题展”共由1个室内展馆、4个室外展区组成,展陈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中1个室内展馆坐落在本届农高会D馆,4个室外展区分别由杨凌教稼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校史馆、葡萄酒博物馆组成。
【中华农耕文化主题展-教稼园展区】
【中华农耕文化主题展-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展区】
【中华农耕文化主题展-西农大校史馆展区】
【中华农耕文化主题展-西农大葡萄酒博物馆展区】
位于农高会D馆的主题展策展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为总指导,依据《中国农业通史·图文版》(樊志民主编)为参考,围绕中华农耕历史发展为主脉络,通过“厚重的农耕文明”“遒劲的农牧文明”“富庶的农渔文明”“发展中的近现代文明”四个章节展示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人面鱼纹彩陶盆 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
本次展陈方式通过展示能够体现展览内容的农耕农具、历史图文、古典书籍、书法绘画、非遗展演、文创产品等之外,还在临展内联袂国内六大博物馆启动线上农耕文物精品馆藏专题展,打造更加立体、互动、沉浸的表达,让展览更加通俗和生动,让更多的参展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全方位展现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变革与传承,感受农耕智慧、传承农耕精神。
【骨铲 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
转载自@文先生邂逅吕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