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问对》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著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哲理。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而且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于天地万物以及人伦关系深刻的见解。
第一段:论利与害
原文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
曰:“鱼可钩取乎?”
曰:“然。”
曰:“钩非饵可乎?”
曰:“否。”
曰:“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利同也,其害异也。敢问何故?”
渔者曰:“子樵者也,与吾异治,安得侵吾事乎?然亦可以为子试言之。彼之利,犹此之利也;彼之害,亦犹此之害也。子知其小,未知其大。”
译文:
一位渔夫正在伊水边钓鱼,这时一位樵夫路过,放下柴担休息,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向渔夫提问。
樵夫问道:“能用鱼钩钓到鱼吗?”
渔夫回答:“可以。”
樵夫继续问:“如果没有鱼饵的话,还能钓到鱼吗?”
渔夫答道:“不行。”
樵夫又说:“看来不是因为鱼钩而是鱼饵的原因,鱼因吃食而受害,人因吃鱼而受益,虽然都是为了‘吃’,但结果却不同,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渔夫回应道:“你是砍柴的人,和我的工作不一样,怎么能够干涉我的事情呢?不过我也可以试着给你解释一下。鱼得到食物的好处就像我得到鱼的好处一样;鱼因食物受到伤害就如同我因失去鱼而受到损失一样。你只了解了一部分情况,还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道理。”
第一段通过渔夫和樵夫关于钓鱼的对话,引出了对利与害关系的探讨。鱼因贪食饵料而上钩,看似获得了食物的利益,实则陷入了被捕获的危险;而人通过钓鱼获得鱼,看似得到了食物的利益,却也消耗了鱼饵和时间等资源。这表明,事物的利益和损害往往是相对的,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所得出的利害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正如文中所言:“彼之利,犹此之利也;彼之害,亦犹此之害也。”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应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去权衡利弊,避免因短视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这段对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表面上看似简单的因果关系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社会伦理意义。这里通过“鱼”与“人”的互动来比喻生活中人们常常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后果的现象。
第二段:论物之用
原文
樵者又问曰:“鱼可生食乎?”
曰:“烹之可也。”
曰:“必吾薪济子之鱼乎?”
曰:“然。”
译文:
樵夫接着问:“鱼可以直接生吃吗?”
渔夫回答:“煮熟之后可以吃。”
樵夫再问:“那肯定要用我的柴火来煮你的鱼了吧?”
渔夫点头表示同意:“没错。”
在这一部分中,两人讨论了如何将捕获的鱼变为食物的过程,强调了不同物品之间的协作作用——即柴火(代表能量或工具)对于烹饪鱼的重要性。这象征着世间万物各有所长,只有当它们结合起来时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第三段:论体与用
原文
曰:“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之相生,水火之相息。水火,用也;草木,体也。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见乎情,体用隐乎性。一性一情,圣人能成。”
译文
渔夫进一步阐述道:“火产生于运动,水产生于宁静。运动与静止互相转化,水和火也会因此而相互制约。水和火是用来做事的,而草木则是构成实体的基础。使用某种东西是为了获取好处,而拥有某个实体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利益和损害体现在情感层面,而本质和功能则深藏于性格之中。理解这一点并加以运用,正是圣人的能力所在。”
这里深入探讨了“体”与“用”的关系,并且以水、火和草木为例来说明这一哲学概念。根据文中的描述,渔夫指出:“柴是火的形体,火是柴的作用,火没有形体需要柴作为形体柴没有作用需要靠火来展现作用。” 这段话表明了水火之间的动态关系:水火既相济又相息,它们既有各自的物质形态(体),也有其功能表现(用)。同样地,草木作为自然界的实体存在,构成了“体”,而水火则因其能够改变或利用这些实体的能力而被视为“用”。
渔夫认为,“水火相息,水火的作用对我们有利,所以草木的形体遭到砍伐而受到伤害,利和害因人的情感而出现,体和用则隐藏在物体的本质之中,只有圣人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里强调的是,水火作为“用”,可以通过人类活动影响到草木这样的“体”。例如,人们可以用水浇灌树木促进生长,也可以用火烧毁森林造成破坏。因此,水火的功能性(用)直接作用于草木的存在形式(体),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此外,渔夫还提到,“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之相生,水火之相息。水火,用也;草木,体也。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见乎情,体用隐乎性。一性一情,圣人能成。” 在这里,渔夫进一步阐述了“体”与“用”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水火之所以被称为“用”,是因为它们源于运动与静止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带来了实际的利益或者损害;而草木之所以被认为是“体”,是因为它们构成了世界的物质基础,承载着生命的存在。然而,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本质——即“性”,以及外在表现出来的现象——即“情”。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实现对万物规律的全面认识。
通过渔夫与樵夫之间的对话,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中水火与草木之间“体”与“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而且也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去探索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这种思考方式鼓励我们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功能性(用),也要重视其物质基础(体),并且努力探寻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真理。正如文中所说,“天地万物竟然还有这么多道理我这么大岁数连门都没有入,简直是白活了”,这反映了对于世界不断求知的态度,也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一种致敬。
《渔樵问对》中的这些讨论并非孤立存在的理论,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紧密相连。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共同维持着自然界的平衡与发展。在这个框架下,水火代表了两种对立但又互补的力量,而草木则是木行的具体体现之一。因此,《渔樵问对》中关于“体”与“用”的论述,实际上也是对五行学说的一种补充和深化,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在这里,渔夫提出了关于“体”(物质本身)与“用”(物质的功能)之间关系的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们作为具体的物体存在;另一方面它们又能被用来实现特定目的。同时,他还指出了“情”(外在表现)与“性”(内在特质)的区别,表明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渔樵问对》通过对渔夫和樵夫的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渔夫和樵夫分别代表着人类社会中的两种职业和生活方式,他们的对话不仅反映了个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象征着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同时,作品中对自然界的描写和对自然规律的探讨,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倡导。如文中提到:“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这表明,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启示
关注“华夏邵雍易学文化研究会”
和全国1000万易学爱好者一起成长
会长王爱钧微信号 华夏邵雍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