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高静接到一份来自湖南卫视的邀请函。
“想让我们带着凤阳花鼓表演队,参加小年夜春晚演出。”她告诉记者,主题是花鼓表演,要和朝鲜鼓、佤族木鼓、苗族四面鼓、翼城花鼓其它四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台,分别代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凤阳花鼓代表中部地区,和翼城花鼓有一段solo。”
对于接到湖南卫视的邀请,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高静老师非常高兴却并不意外,“有机会带学生登上不同类型舞台,丰富他们的表演经验,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带着学生“南征北战”参加过各种国家级演出和比赛的她表示。
滁州市目前有两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凤阳花鼓和凤阳民歌
凤阳民歌是第三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
而凤阳花鼓则是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
她们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先后参加了国庆70周年花车巡游、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等重大活动。
素有“东方芭蕾”之称的凤阳花鼓
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于一体的
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是淮河流域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
从流域文化艺术到国家级艺术
如今其影响力已延伸至东南亚、欧美等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滁州学院开始对凤阳花鼓艺术进行系统地挖掘、记录、整理、保护和传承。2007年,该校组建了“花鼓艺术团”,开设《凤阳花鼓》特色课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大学生参与到花鼓传承与保护中来,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凤阳花鼓)传承基地”。同时,在全市中小学校和街道社区建立传承辐射基地,开展凤阳花鼓普及教育,不断扩大凤阳花鼓艺术传承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针对这场演出,我们结合音乐对动作重新进行了编排、串联,让韵律感更强、舞台张力更大。”接到邀请后,高静和学院老师一起从花鼓艺术团中挑选了12名学生参加演出,并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
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参加演出的2022级音乐学专业学生郑玉说,“从排练到演出不到20天,虽然时间紧,但是我们都铆足了劲,一定要跳出凤阳花鼓的风采。”她激动地说。
1月23日晚,2025湖南卫视芒果TV春节联欢晚会精彩上演。在开场舞《春禧》的表演中,滁州学院花鼓艺术团表演的凤阳花鼓,跟随欢快明朗的节奏,刚柔相济、活泼俏皮,展现出独特韵味,让全国观众在喜庆的氛围中领略到这一古老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与迷人风采。
“本来想去追星的,没想到我们也成星了!”郑玉说,不少参加演出的国内外演员竟然主动问我们凤阳花鼓的历史文化和表演技巧。她和同学们参加完演出后,收拾好行囊,“回家过年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