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成不了中国《请回答1988》,因为赤裸的现实从不温馨

幽默   2024-11-28 10:42   河南  
《小巷人家》引发全网热议后,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哭了
前两天刷短视频,看到郭晓东说:"很多观众看完一集就得骂我一集。"
笑死,这不就是我吗?
我承认,我也是那个边看边骂的人。气到半夜睡不着觉,恨不得冲进电视里给庄超英两巴掌。
直到看完大结局,我才懂了导演的用意。
你们发现没有,最近朋友圈都在转这样一段话:
"童年的创伤,会在长大后反复提醒你:那些疼,真的很疼。"
这不就是《小巷人家》想表达的吗?
记得那场戏吗?黄玲给婆婆过生日,忙活一整天。庄超英不帮忙就算了,还要拿人家李阿姨说事。

看到这,我直接摔了抱枕。
我闺蜜看到这段直接破防了。
她说:"我妈就这样,总拿别人家孩子说事。别人家考了第一,别人家考上清华,别人家工资高..."
说着说着就哭了。
看评论区,全是类似的故事。
有人说高考考了全省前十,爸妈第一反应是:"怎么没考第一?"
还有人说自己拿了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结果被骂了整整一周。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
记得有次期中考试,我考了班级第二名。回家超开心地告诉我妈,她看都没看我一眼,只说了句:"第一名考了多少分?"

那一刻,我的心凉透了。
现在我三十多岁了,还是会梦到那个场景。
说真的,《小巷人家》最厉害的地方在哪?
它把我们不敢说、不愿说的痛都摆在了台面上。
那些被父母忽视的童年,那些被"要懂事"压垮的少年,那些在原生家庭阴影下战战兢兢的成年人...
都在这部剧里找到了自己。
前两天群里聊天,有人说:"你们发现没有,剧里的庄超英特别像我爸。"
底下瞬间炸锅:
"我爸也这样!"

"简直一模一样!"
"看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想想也是,多少中国父亲都是庄超英的翻版?
他们觉得挣钱养家就是尽责,他们以为给够物质就是爱。
他们永远在重复上一辈的错误,还振振有词地说:"我爸当年对我更严。"
有个评论说得好:"父母的控制欲,往往披着爱的外衣。"
这话扎心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
"你们有没有发现,越是原生家庭有问题的人,越想给下一代一个完美童年?"

评论区全是泪目:
"我一定要让我女儿快乐成长。"
"我要给孩子我没得到过的爱。"
"绝不让悲剧重演。"
说到这里,我突然明白《小巷人家》为什么会火了。
它不只是一部电视剧,它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我们的伤,也照出了我们的成长。
有人说这剧太现实,一点都不温暖。
我想说,正是因为不温暖,才真实。

正是因为真实,才有力量。
就像剧中说的那句话:"我们这代人,就是在治愈上一代的创伤中慢慢长大的。"
看完这部剧,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
她问我:"看那个《小巷人家》了吗?"
我说:"看了。"
电话两头沉默了好久。
最后她说:"对不起。"
我突然就哭了。
或许这就是《小巷人家》想告诉我们的:

原谅需要时间,治愈需要勇气。
只要我们敢于直面伤痕,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慢点短视频
搞笑娱乐视频集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