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形于泥
器成于心
非遗研学
前言
器物无声,观其有魂。2024年11月16日下午,在中央团委、内蒙古团委、乌兰察布市团委的指导下,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联合兴和县团委、兴和县兴华社区在兴和县龙兴陶瓷研学基地开展主题为“陶形于泥,器成于心”的周末兴趣课堂。
观摩陶瓷彩绘
在泥土与火焰的浪漫邂逅中,陶瓷,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艺术形式,悄然绽放。它不仅仅是泥土的重生,更是时间与匠心的结晶,承载着文化的深度与温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世界,体验从平凡到非凡的转变之旅。
相聚“瓷”课堂
参观展厅
观摩
首先由研学基地的老师带领青少年们参观陶瓷展区,探索陶瓷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制作至少要经过少则72道多则百余道工序流程,才能够形成造型多样、色彩绚丽的艺术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就开始使用黏土制作各种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陶瓷文化。
拉胚
拉胚是中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也是陶艺的基础、灵魂,最是考验拉胚之人的技艺。青少年们撸起袖子纷纷尝试,用双手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器胚。这一过程能够培养青少年们的耐心和动手能力。
彩绘
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经过老师的讲解,青少年们开始发挥想象,选择合适的颜料在盘子、杯子上彩绘。这一过程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等待后期所有的工序完成,他们将获得由自己亲手绘制的作品。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在这次研学活动中,青少年们体会到了陶瓷制作的艰辛与乐趣,也在某种程度上让非遗陶瓷工艺得到了传承。
2024年9月,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承接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伙伴领航站”青少年陪伴辅导服务。项目执行期内,计划开展一系列包括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兴趣培养、成长焦虑适应培训、心理疏导讲座、读书分享会、成长训练营、情感交流会、自护小课堂等活动,帮助社区青少年进行自我调适,丰富青少年业余兴趣爱好,摆脱电子产品的依赖,增强身体素质,树立向上向善的精神素养,同时做好思想引领,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形成帮扶支持常态化。
本次活动优秀志愿者
此次活动根据志愿者们的活动参与度及表现,由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监事长何婷婷、现场执行部部长王渊共同推选出一名优秀志愿者:会员陈嘉辉,并为他发放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周边志愿小熊作为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编辑:梁雯燕
初审:朱彦婷
终审:赵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