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市民袁存明带着怀旧的心,
踏入合肥城市记忆馆,
在这里,她曾经的校园记忆,
“活”了过来。
记忆馆里,
课堂上坐满了“同学”,
恍惚间,
袁存明仿佛“穿越”成了年少的自己,
作为一名“迟到”的学生,
她连忙找了个地方落座,
翻开课本,
朗朗读书声从耳边掠过。
集合!呼唤童真“大朋友”
11月17日下午,合肥城市记忆馆里聚集了许多趁着周末时光前来参观的市民。然而,在游览到一处怀旧版教室课堂时,他们的脚步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在围栏外或聚精会神地聆听,或拿出手机,记录在其中上演的课堂瞬间。
这里发生了什么?原来,为了让广大市民充分感受到旧时记忆,重回课堂回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合肥演艺集团推出了名为“匆匆那年”的沉浸式青春回忆课堂,邀请24位“大朋友”再当一回学生,重返旧时光。而袁存明就是其中一位。
和不同市民组“同桌”,听着台上“老师”用熟悉且亲切的语调再度演绎当年的课堂,袁存明颇有感触,“回忆感很满,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
课堂形式能否“对准”大家的记忆,表达能否让大家直呼“真实”,负责该表演的工作人员韩景轩表示,这是一门需要认真考究的学问。
“我是90后,对80后的课堂氛围了解的并不全,为了尽可能地还原课堂,我们团队会请教部分市民,并查找资料,以追求更加真实的课堂演绎。”而这份用心,也换来了不少市民的叫好。
举手!“老师我来答”
这样具有强烈互动感体验的课堂,也让作为“语文老师”的丁世豪,有了一分自豪,“很开心能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大家的共鸣。”
课堂上,丁世豪提问,“请‘韩梅梅’同学,用如果造句”。话语落下,台下一位“大朋友”则站起身,偷笑着回答道,“老师我不会。”“老师我来帮她答,”还未说完,韩梅梅的“同桌”则举手,接下了问题的答案。
课堂上情景百出,趣味十足的场面,也让不少围观市民,情愿当起了“旁听生”。有“同学”被选上讲台答题,再执粉笔,写下生活的小感悟;有“同学”座位上打瞌睡,被“语文老师”叫醒后,收获了罚站的“奖励”。
再叫一声老师,对于现场的许多人来说,是如此亲切。半个小时后,“下课”铃响起,丁世豪向所有人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还记得小时候说未来想做什么吗?请大家不要忘记童年时候的豪言壮语,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时刻保持一颗爱心。”这道“课后作业”,成为了这堂语文课的“开放命题”。
为了当好这个“语文老师”,丁世豪说,教案在团队内反复磨了很多遍,而演绎出来的效果也让他有些惊讶。“我们一开始是想为这些80和90后回忆青春,没想到现场来了许多小朋友,”这种肯定让丁世豪感到开心。
朱奕帆就是这堂课的“小学生”,年仅10岁的他亲身沉浸在几十年前的课堂氛围中,他直言感到有些新鲜,“很有趣,感觉和平时的课堂有许多不同,下次还想来。”
“下节课”还会有更多“上新”
课堂收获了许多称赞,也让合肥演艺集团的“课表”有了更多类型的填充与延伸。丁世豪告诉记者,为了让沉浸感更上一个台阶,之后表演团队会对服化道和教案进行再一轮的打磨和调整,进行更有“年代感”的设计。“毕竟这只是一场首演,暴露出的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及时去完善。”
而除了语文课,将来也会有更多的课程“上新”。“后面会有音乐课、数学课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地为‘大朋友’们还原各种各样的课堂记忆,”韩景轩认为,校园青春始终是人们记忆中最柔软的存在,“复刻”当年场景,也是为了唤起大众对真善美的感受。“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比较紧张,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开心一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课程设置越来越多,而课堂范围也将越来越大。韩景轩表示,未来,这门“青春课堂”也将走出合肥市城市记忆馆,将有可能在骆岗公园开课,落地一场容纳6万人的沉浸式教室,带更多人重回学生时代,重返青春。
合肥日报继续给粉丝送福利啦!
11月18日至12月1日期间,凡在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留言区进行留言且将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设为星标的读者,我们将选出留言精选次数最多的4名读者,赠送合肥日报与百武西联名出品的价值199元的T恤衫一件。(奖品需自行领取,不在合肥本地的粉丝可以到付方式邮寄)。
加入粉丝群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