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的江南

百科   2024-11-20 08:31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苏州:

绝妙的江南。


苏州,江南园林精粹汇聚之地。受到园林氛围的感染,这里的现代建筑似乎也增添了些许独特的味道——普奖得主、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晚年重归故里,为苏州设计了一座将园林与建筑意境结合的博物馆;当代中国建筑事务所中的佼佼者如家琨建筑、直向建筑、如恩设计等等,近年来也在苏州留下各自的力作。在园子里闲逛也好,在建筑里游览也好,苏州处处都是好风光。


苏州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苏州博物馆

设计:贝聿铭,2006

坐标:苏州姑苏区东北街204号


图源:苏州博物馆官网


作为普奖得主、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晚期代表作,苏州博物馆建在他的家乡——中国苏州的中心地带,毗邻忠王府和拙政园。被称为“现代主义最后一位大师”的贝聿铭,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巧妙将他的现代主义情感和苏州园林的精髓结合在了一起。


博物馆一方面延续了许多贝聿铭设计中常见的几何元素,如正方形、长方形和金字塔等;另一方面则借鉴了许多传统苏州建筑,使用白色的灰泥墙,深灰色粘土制的瓦片屋顶和错综复杂的花园建筑等。几何图形的起伏折叠与苏州地区常见的色调,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混合体,代表了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语境中重新构想苏州和中国风土人情的雄心。


02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设计:家琨建筑,2016

坐标:苏州相城区阳澄湖西路95号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苏州陆墓御窑遗址公园位于苏州市相城区,主要功能为御窑遗址保护,金砖等文物的陈列展示,及相应的文化研究与交流。博物馆意在通过建筑的组织和景观营造,保护珍贵的文物遗迹,展现御窑金砖的历炼过程,感触御窑金砖的历史文化内涵,表现其从一种地域性物质原料到一个王朝的最高殿堂的大跨度精神历程。


采用周边围合的布局方式,营造园林式的内向型空间,使核心保护区面积最大化。基地北面临桥设林荫道,隔绝喧嚣,营造氛围,借助体量高度遮挡南边小区。内部利用生产用房和窑群的分布组织视线,流线设计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03

东原千浔社区中心

设计: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2017

坐标:苏州相城区黄桥街道永青路169号


摄影:苏圣亮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在当下的住宅社区中仅仅作为“配套公建”的条件下,设计以结构系统和空间秩序的相互推演,采用“叠墙深梁”的体系,在条状的空间里置入实墙、洞口及弧形屋顶形成的庭院聚落,以建筑本体的力量,探索新建筑秩序。


整层的结构墙通过上下交叠,在满足结构对垂直荷载和水平刚度需求的同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空间秩序:墙体是围合性的,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空洞则是开放的,可以联通不同的空间——希望这种秩序的双重潜力能够让这座社区中心实现凝聚和开放的共存。根据社区中心各项功能的需求,使用空间的基本宽度模数在7米左右。最终,设计采用了7.2米的跨度模数,将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43米的两层建筑纳入了六根7.2米宽的条状结构中,再根据内外空间和动线需要,运用交叠墙语言沿着这些条状结构组织并生成了整座建筑的内外空间。


04

苏州相城基督教堂

设计:九城都市,2016

坐标:苏州相城区阳澄湖西路1800号


摄影:姚力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设计的出发点之一是相信形式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也是对空间形式的一种“信仰”。宗教信仰注重亲临体验的仪式场景。建筑师也相信空间形式的仪式感与行进中的体验是场所精神最重要而微妙的内涵。


相城基督教堂建筑的主体是坚实肃穆的雕塑性几何体,显示出三个简洁有力的基本体量的组合。其形式逻辑是在四方体的礼拜堂组合基座上叠加非对称的楔形屋顶,高耸的梯形锥体竖立起钟楼的轮廓,最高处设立着悬浮的十字架标志。


05

苏州浒墅关南北双桥

设计:九城都市,2017

坐标:苏州虎丘区水城路


摄影:姚力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浒墅关因关而兴,明朝初期曾在大运河上设有“一镇南北二关”,后于泰昌元年(1620)取消北津桥处的北关,只留下南津桥处的税关。“河在镇中,关在河上,关镇相连,河镇相望”,浒墅关镇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大运河、古镇、税关构成了浒墅关历史空间的三大主题。


九城都市为苏州高新区浒墅关进行老镇城市复兴设计,目前已建成南北两座横跨京杭运河的步行桥。在大运河和浒东运河的交汇处建设步行景观桥,不仅可以直达亲水河岸,还可以通过架空步行廊桥连接钟楼、东吴博物馆与老镇(龙华)活动中心,形成立体通达的步行网络和多层次的亲水、观水场所。


06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设计:曾群研究室,2016

坐标:苏州狮山街道金山路76号

摄影: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在苏州实验中学的设计里,曾群研究室从传统园林与书院中汲取空间布局元素,以现代的手法设计具有传统建筑温度的现代书院。


传统园林的空间精髓之一,在于庭、廊、园等空间的塑造。现代校园里学生活动、嬉戏、交流等不同尺度的场所,可以被赋予与园林相似的空间体验。设计将苏州园林中的庭、廊、园等空间进行合理转译,将园林趣味注入到校园之中,形成多层次的校园空间体系。


07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设计:直向建筑,2016

坐标:苏州太湖园博园文化体验中心内


摄影:陈颢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按照项目的不同功能,设计拆分了建筑的综合体量,置入不同的院落,然后利用风雨连廊让它们连接彼此。这样的空间格局布置,一定程度上源自于江南传统的建造方式。长久以来,时间已经证明了它契合当地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在多雨的江南,不同院落和体量之间的连廊,使得人们可以漫步游移于其间,不必受限于多变的天气。


每个院落的主体性空间,拥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比如,球形影院的竹木格栅表层,会逐渐被藤蔓覆盖;博物馆的屋顶平台,有着云朵形状的喷雾装置;建筑的登高塔上,游客可俯瞰园博园全景;面对银杏树林的餐厅,则被设计为一个亲水的空间。


08

过云山居苏州三山岛

设计:上海可空建筑设计工作室,2020

坐标:苏州三山岛


摄影:吴清山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这是一个基于现存建筑改造更新的酒店设计,有三大任务和挑战:如何利用拆除原建筑后空余的场地,并重组流线关系;如何将“平改坡”的硬性要求合理转化为积极的设计条件与建筑空间;如何通过室内空间的深化设计,提升建筑的特征与品质。


依据对以上内容的判断,设计师以三处针对性的空间设计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半廊半亭,作为酒店的门户,这一由异形钢结构单坡限定的空间,覆盖容纳了一系列独立功能空间的入口,亦构筑了内与外、房与园的边界。悬坡纳景,位于主楼顶部、由清水混凝土坡顶构筑的阁楼,因“平改坡”的硬性要求而生。设计力图以较轻的姿态,将坡顶落于建筑的顶部空间和既有结构支撑之上,在与现状建筑形成协调的外部关系的同时,营造位于建筑制高点的景观公共空间。低栖远居,室内设计有意压低空间高度,结合环形流动的空间格局,创造面向景观的平远视角,并建立一种席地而居的闲适起居尺度和行为模式。水平流动的房间内部被局部拉高,以顶棚高低限定空间,使得不同空间有各自的领域感。


09

村上湖舍

设计:个别设计,2016

坐标:苏州阳澄湖美人腿


摄影:Hozwee、姚栋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村上湖舍是一个集住宿、餐饮、会议、手作工坊、书吧、咖啡茶座等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如何定义村上湖舍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很多场合它被简单的归于民宿的范畴。但设计团队的野心不仅于此。村上湖舍被要求为大量的手作艺人和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大量的共享空间成为功能上的必须,建筑也因此超越了简单的民宿概念,成为了一个实践梦想的社区。


从入口进入建筑的公共空间,再到开放水面旁的餐饮和住宿空间,形成一个开放,封闭,再开放的空间序列。第一层开放的空间由一座长达25米的引桥穿过樱花林带入建筑,形成一个慢慢过滤外界世俗干扰的过渡空间,在封闭的公共空间中,不同高度的高侧光照亮整个建筑室内,形成了具有精神性的光的容器。


10

苏州礼堂

设计:如恩设计,2017

坐标:苏州工业园区阳澄环路199号


苏州礼堂位于阳澄湖畔,是苏州东部音昱水中天度假区内的地标性建筑。礼堂的建筑语言源自项目中出现的相似元素,例如起伏砌筑的砖墙和漂浮感的白色建筑体——这些元素都在礼堂的设计上得到了更深层的表达。


白色的立方体建筑也同样采用了特别的处理,建筑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是一个简单的“盒子”,四面都有着不规则的开窗;外层则是一个开孔的折叠金属板表皮,犹如一层“面纱”。白天,白色盒子在阳光的浸浴下发出柔光,在面纱的笼罩下隐现出轮廓.


- End -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投稿邮箱:280082370@qq.com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新田村186号

自驾: 请搜索  深圳市盆景协会  即可导航到达

公交: 最近的公交站台是新田村   公交车211   M445都可到达

- END -


如何找到我

扫码右方二维码   →


深圳市盆景协会
弘扬盆景艺术文化,组织举办盆景展览,组织盆景技艺交流与培训,发布协会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