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汉字李斯《峄山刻石》
文摘
2024-11-26 20:00
北京
《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峄山石刻》、《峄山碑》。原立于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刻石呈竖长方形,水成岩石质,四面刻字。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
始皇诏: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二世诏: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2】在昔,嗣世称王。
【3】讨伐乱逆,威动
【4】四极,武义直方。
【5】戎臣奉诏,经时
【6】不久,灭六暴强。
【7】廿有六年,上荐
【8】高号,孝道显明。
【9】既献泰成,乃降
【10】专惠,亲巡远方。
【11】登于绎山,群臣
【12】从者,咸思攸长。
【13】追念乱世,分土
【14】建邦,以开争理。
【15】功战日作,流血
【16】于野。自泰古始,
【17】世无万数,陀及
【18】五帝,莫能禁止。
【19】廼今皇帝,壹家
【20】天下。兵不复起,
【21】灾害灭除。黔首
【22】康定,利泽长久。
【23】群臣诵略,刻此
【24】乐石,以箸经纪。
【25】{二世诏}皇帝曰:金石刻
【26】尽始皇帝所为
【27】也,今袭号而金
【28】石刻辞不称始
【29】皇帝。其于久远
【30】也,如后嗣为之
【31】者,不称成功盛
【32】德。丞相臣斯、臣
【33】去疾、御史夫臣
【34】德昧死言:臣请
【35】具刻诏书,金石
【36】刻因明白矣。臣
【37】昧死请。制曰:可。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山川之事”。秦始皇“扫六合”统一中国后,曾5次东巡,登临的第一座山就是峄山。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二世元年·春》又载:“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以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彰先帝成功盛德。”秦二世东行郡县,又命李斯撰文在始皇立峄山碑的另一面刻上诏文。从《峄山刻石》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此碑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人,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 无外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有一种图案花纹似的装饰美,符合黄金分割的法则。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