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力量”!为30万冤死同胞伸张正义的她,逝世20周年了

时事   2024-11-09 22:15   江苏  


2004年11月9日,作家张纯如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才华横溢,因《南京浩劫:二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声名鹊起,以“一个人的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却在36岁时受困于抑郁症而选择轻生,令人扼腕。


张纯如,这位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不应被历史忘却。


张纯如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惨案60周年前夕,《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出版,它是第一部全面记录日军对南京城所作暴行的英文著作,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和忽视。而这本书的作者,是年轻的张纯如。她以笔为剑,化身为斗士,让全世界更了解中国抗日的悲壮历史,让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被西方世界知晓。“一个人的力量”是张纯如的人生信条,今天,是她逝世20周年的日子。20年间,我们从未忘记这位勇敢的女子,而一个人的力量也成为了千千万万、无穷无尽的力量。


Please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one". 

请相信“一个人的力量”

One person can make

an enormous difference in this world. 

一个人可以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



如果你还不认识她,
或者听说过却不甚了了,
没关系,
此刻,永远是了解她最及时的一刻。



张纯如的点点滴滴》


01
张纯如,美籍华裔,祖籍江苏省淮安市。她的父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分别从事物理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她1968年出生时,父母给了她中文名“纯如”,取纯洁、天真之意。英文名“Iris”。



02
跟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在她的整个童年,南京大屠杀一直深藏于心,“隐喻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邪恶”。
“日军不仅会将婴儿劈成两半,甚至砍成三四段;曾有一段时间,长江都被鲜血染成红色。”小纯如记得,父母在给她讲述这些时,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03
还在读小学的纯如遍寻当地的图书馆,试图查找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资料,结果一无所获,“在我的世界历史教材里,什么都找不到。更糟糕的是,我的老师们居然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04
1985年,张纯如被伊利诺伊大学录取,攻读数学和计算机学双学位。她很享受大学生活,还去参选了要求“智慧与美貌并存”的“校友返校节皇后”,成为10个入选女学生之一。最终未能当选“皇后”,但是作为“返校节公主”参加了游行庆典的她,也很有人气




05
在学校派对上,张纯如与又高又帅的“学霸”布瑞特·道格拉斯一见倾心。一年之后,就在他们1988年10月初次见面的地方,布瑞特向纯如求婚了。


张纯如的结婚照


06
相识相爱16年,相濡以沫16年。你会在《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致谢部分的最后一段,与她共享一段难得的柔软时刻:

感谢我的丈夫布瑞特·道格拉斯。在研究南京大屠杀过程中,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故事给研究者带来无尽的精神折磨,他毫无怨言地陪我承受着这一切。他的爱、智慧和鼓励给了我完成本书的力量。



07
当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还是写作时,她决定追随心之所向,大三转到了新闻系。父母尊重她的决定,“我们相信,只有读她真心喜欢并愿意投入时间的学科,她才会有所成就。”



08
她作为“新手记者”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标题是《跳跳糖:真好玩,还是真要命?》,这是一篇做了大量资料收集工作的深度报道。后来,她先后为《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和美联社等撰写了重要新闻稿件。



09
她一生写就了三本书,全与中国有关第一本是钱学森的传记,中文翻译成《蚕丝:钱学森传》。张纯如称“钱学森的故事犹如史诗”,为了深入采访收集资料,她在1993年第一次回到中国。


钱学森一家



10
1994年12月13日,一次纪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会议给了张纯如极大的震撼。组织者在会议大厅展出了海报大小的南京大屠杀照片,张纯如看到了“平生所见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经历了一场“瞬间晕眩”的心灵地震,她后来写道:


南京沦陷 日军肆意杀戮

除非有人促使世界记住这段历史,否则悲剧随时可能重演。

心念至此,我突然陷入巨大的恐慌。

如果不是我,会是谁呢?
她下定决心,去书写人类历史至黑至暗的这一页。



11
后来当《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之后,记者问,“为什么你决定写这本书?”
她说,“我不想这段历史从此消失,我不想这么多人的性命,从此灰飞烟灭。”平和而坚定。



其实,在该书的序言,她也早已写下心迹:

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趁这些历史见证者尚在人世,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励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调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或许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唤醒日本人的良知,承担他们对南京大屠杀应负的责任。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12
1995年的那个夏天,27岁的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查阅南京大屠杀资料及走访幸存者。一次拍摄中,摄像机镜头不小心发生了翻转,张纯如对着镜头做了个可爱的鬼脸,留下了她在南京调查走访期间唯一的动态画面





13
醒来之后,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这段听得人心疼的口述,就出自张纯如在南京期间的拍摄。





14
协助她的中方人员发现,张纯如很敏感,也很理性,对任何不明白的问题都会追问到底。她也很认真,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她问得“很细节”:“1937年的冬天冷吗?”“1937年南京人吃什么?”“1937年南京的马路是柏油路还是石子路?”
她是想了解南京人在和平时期的生活状态,这样比对写出来,人们才更能知晓侵华日军到底对这片大地犯下了什么罪行。


张纯如在采访中

15
关于这场南京大屠杀的写作,最难的,要数阅读一桩又一桩的日军暴行记录。难到——有时,她觉得痛苦万分,几乎要窒息,必须起身远离那些文件,深吸一口气




16
1996年4月的一个晚上,纯如的母亲记得,女儿打电话来说,最近总是睡不着觉,经常做噩梦,体重也减轻许多。头发一掉就是一大团。
因为很担心女儿的健康,她便问,是不是还想继续写这本书?
纯如说,“是的,妈妈。我现在所承受的这些与在大屠杀中死去的那些遇难者的遭遇完全无法比拟。”她还说,“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这些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 




17
必须提及的是,在发掘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还发现了昭示侵华日军罪证的强有力的史料:《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且成为助其公诸于世的关键人物。约翰·拉贝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明妮·魏特琳保护了大量南京妇女免遭日军蹂躏。



18
1997年11月,在“南京大屠杀60年祭”之前,张纯如写就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用英语全面研究南京惨剧的专著”,影响了西方主流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不久,这本书就登上了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长达3个月之久,后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19
“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一位作家说,由于张纯如的这本书,“第二次南京大屠杀”为之终结



20
可想而知,这本书及作者旋即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围攻。不过,张纯如冷静而专业,写下回击的文章,在电视节目中舌战右翼。
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发表声明,污蔑《南京暴行》“包含众多极其不准确的描述和一面之辞……”。
在与齐藤邦彦的对质辩论中,张纯如要求日本“发自内心地作出道歉”

“首先,日本需要诚实地承认关于其暴行的基本事实,然而许多篡改历史分子仍拒绝承认。然后,一份书面道歉以及对受害者的赔偿是必须的……同时还要在日本的教科书中写入有关日本战争侵略的内容……”

而齐藤邦彦只是用一贯的套话搪塞了过去。


一位参观者在日本战败投降油画前驻足 图 | 视觉中国



21
这本书,文字灼人,多少中国人不忍细读,泛起的涟漪远超我们想象。图书签售时,许多亚洲老人都找到了张纯如:中国人、韩国人、菲律宾人、新加坡人、印度人……流着眼泪感谢她写了这样一部书。
令人触动的,还有一位老华侨的讲述:

作为一个来美定居30多年的“老华侨”,我很有“理由”不关心中国文化。比如,对中国历史社会感到很遥远;既已入美国籍,落地生根;现实生活忙碌,哪有时间去想那么遥远、那么抽象的事;况且中国问题那么复杂,我这样一个文化边缘的人能起什么作用?

可是4月17日那一天,我在柏克莱大学听张纯如讲南京大屠杀后,我的种种“理由”不得不丢进字纸篓。假如张纯如、拉贝都那么关心中国,我作为一个吃中国奶水、在中国文化土壤生长过,后来移民来美国的“老华侨”,真的有理由不关心中国大地的一切吗



22
前几年,有过这么一个热议提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一条高赞回答,讲述的就是张纯如的故事。
如果一个中国人还在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那么南京大屠杀和远在中国之外的她,又有什么关系?可她,用尽全力,甚至用尽一生做了回答。


23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车内饮弹自杀,年仅36岁。遗书写着:

当你相信你拥有未来时,你想到的是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而当你不相信时,日子不是以天——而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更加困难……就好像正在溺毙于汪洋大海之中。



24
长期浸染在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中;频繁的通宵工作;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发来的死亡威胁;抗精神病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这些都成了解释张纯如精神崩溃的缘由。
当很多人将纯如之死抹上殉道者的悲壮色彩时,她的家人希望关心纯如的人,“不要只关注她因何而死,而是关注她因何而活。”


张纯如的父亲、母亲、弟弟凝望张纯如的铜像



25
与张纯如有过多次交往的朱成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痛惜道,“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26
她的母亲张盈盈说,“我的立场独特:我可以用余生追悼我的爱女,或者我可将自己的所失转化为某种积极举动。对我来说,完成纯如未竟的事业——教育下一代记住残忍的历史教训,以求历史不会重演——也是我的使命。”


纪念馆的张纯如雕像



27
2017年4月,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情感纽带的张纯如纪念馆,在她的祖籍之地江苏省淮安市开馆。那里有一段她生前说过的话,也在被一遍遍传诵——



请你务必、务必、务必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可以令世界大为改观。

你是一个人,你可以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志存高远。不要限制住你的目光,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或理念。



28
对了,她的英文名Iris还有一个含义是鸢尾花,这也是她生前最喜欢的花。今时今日,世人祭她便以鸢尾花


29
张纯如说过,“每个人都会死两次——一次是肉身的死去,一次是在记忆中的消亡。当故事就此失传时,我忍不住流泪。”
她让故事不再失传,而她的故事,也注定会被我们一代代讲下去。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婷婷 王芳 谢健 沈子涵
  综合丨央视新闻
  编辑刘瀚文



推荐阅读

传染3个班,一小学紧急停课!目前尚无特效药!多地发布提醒→


网易突发!9人已被刑事立案!


载有多名学生,大巴高速侧翻起火!通报来了



点拇指
点转发
点在看
留留言

江苏新闻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你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