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巾帼绽芳华,逐梦新征程。“攒劲”,是宁夏方言中对一个人能干的赞美。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拇指作家”马慧娟、“攒劲妈妈”李耀梅、“滩羊妈妈”寇启芳、“电商达人”王航弟、“致富能手”李志巧……她们在绝境中坚韧挺立、在重创中依然蓬勃向上的“攒劲”形象深入人心,体现了吴忠人民顽强不屈的感人精神,以及从贫苦走向富裕、从富裕走向美好生活的时代变迁,秦腔现代戏《攒劲女人》正是以她们为原型创作上演。为弘扬“攒劲”精神,吴忠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攒劲女人》系列报道,通过讲述我市攒劲女人在贫瘠土地上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攒劲”群像,激励广大群众干事创业、务实创新,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总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载着大大小小的包裹
按时上门为客户收件派件
这就是快递行业的真实写照
吴忠市中通快递有限公司红寺堡分公司负责人王琴就是其中一员。作为负责人,王琴在深耕企业管理的同时,不忘穿梭在片区内,为客户耐心做好服务工作。王琴的老家在同心县,以前靠着几亩地过日子,生活十分困难。“那时候,人多地少,每年的收成只够糊口,生活没啥盼头。”王琴说,2009年,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决定搬离故土,出来讨生活。七副碗筷、一口锅、简单的铺盖加上几千块钱,王琴一家坐着班车来到了红寺堡区。
刚到红寺堡区,王琴到处打工,在工地上做饭、搬砖、搅拌混凝土……用王琴自己的话说,为了生计,她啥都干过。2014年,听说红寺堡一家中通快递在转让经营权,王琴便找到老板商谈,接手了这家快递网点。
“当时,我虽然没有经济基础,但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王琴说。第一年的业务量少,一天只有50件到70件快递,王琴一个人揽下了所有的活,上午一个人骑着三轮车在外面送货,下午送完货回到店里当客服。每天回到家已经晚上10点了,特别辛苦,但她从没有想过放弃。
在分拣包裹的过程中,王琴格外认真。她知道,每一个包裹都承载着收件人的期待。她仔细查看包裹上的地址信息,然后按照区域将它们分类放好。对于那些易碎或者特殊标注的包裹,她更是小心翼翼,轻拿轻放。她常说:“放在我们这儿的包裹,我得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它们在我这儿出一点问题。”分拣完包裹后,王琴把快递装上三轮车,她的三轮车已经有些年头了,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在送快递的漫漫长路上,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有一件事,令王琴记忆深刻。2014年的一个冬日,王琴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给客户送快递,辗转了好几个地方,客户都不在,当王琴终于将快递送到客户手中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指责和谩骂。王琴心里十分委屈,明明自己根据客户要求跑了好几个地方,没有感谢不说,反而还被人埋怨。王琴等客户签收了快递之后,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正巧这时家人打来电话,听说此事后急忙劝慰王琴,家人告诉她,送快递是做好事,为别人带来方便,王琴听后心情渐渐好了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送快递是做好事”,像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王琴的心里,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要干好这份事业。
创业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开始王琴没钱买车,就与其他快递公司一起拼车去银川拉货,后来其他快递公司有了自己的货车,王琴只得托关系找班车带货,再骑三轮车拉回公司。日子虽然难过,但王琴也只能咬牙向前,资金紧张时,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王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事业的突破,1年的时间,她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大货车。
如今,红寺堡网点每天派件量5000件左右。在工作中,王琴和同事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分拣包裹,遇到派件高峰期时,王琴与大家一同忙碌,同事都称她是这个行业的“玫瑰骑士”。生活中,王琴总是关爱每一位新同事,热情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像一位知心大姐姐,关心着每一个人。
王琴在快递行业工作了多年,见证了它的飞速发展。从最初的手写面单到现在的电子面单,从每天几十个包裹到如今的几千个包裹,她感慨万千:“刚开始干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送快递又累又不体面。但我觉得,送快递是做好事,能把包裹准确、快速地送到收件人手中,我就很有成就感。”在送快递这条平凡之路上,王琴喜欢穿梭在城市之间,把希望和期待传递到每一个收件人的手中。“快递员的工作再平凡普通不过,可能会遇到误解和轻视,但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家庭,凭自己的努力完成工作,这让我非常自豪。”王琴笑着说,“如果客户能多给我们一些理解和尊重,我们一定会以加倍努力来回报客户。”(见习记者 盛佳琪)
审校: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