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学校的帽子
和午餐
这篇文章是为那些陪孩子来新西兰读中小学的或者刚移民新西兰的家长写的。
写这个文章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陪孩子来读书的家长来问,说,听说新西兰紫外线强烈,我担心孩子被晒伤了,得皮肤癌,但是也不能天天跑到学校去给孩子涂防晒霜,那么我应该怎么办?
好,我先说说新西兰的学校制服中的帽子。
新西兰的学校制服中的帽子
新西兰的教育体制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新西兰政府规定,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必需上学,包括小学(Primary School)和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高中(College)。公立学校不收费,但家长需要为校服缴费并为孩子提供午餐,学校可从政府得到部份经费,同时收取学费(通常是捐助的性质)和其它额外费用。
全国六十六万中小学生就读于两千八百多所国立中小学校。其中8%的中小学生没有英语背景,为此学校会特别为没有英文背景的孩子补习英文。政府每年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超过二十亿纽币。
新西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服,这个在我过去的文章里面有写过,这里不再赘述。我只谈谈校服之一的帽子。
新西兰校服之一的帽子,基本配备都在小学,每所小学校的制服里面都包括了帽子,这是因为新西兰的孩子大部分活动时间都在室外,而新西兰的紫外线强烈,特别容易灼伤孩子娇嫩的肌肤,所以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戴帽子。帽子必须是透气的舒适的防晒效果好的而且质量好的帽子,基本上一顶帽子可以涵盖整个小学阶段而不至于破损。
说到新西兰学校制服的质量好,那真不是吹的。22年前拐哥哥读三所小学的时候戴的三顶阔檐帽,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酱紫色的,一个是黄色的(当时就是二手的),到现在还在,黄老爸用来做花园的时候必备装置,一点破损都没有,而拐哥哥在初中穿的袜子厚实得坚不可摧,黄老爸居然干活的时候还穿。如果不是校服毕业的时候都捐给学校了,现在黄老爸还会穿着去干活。
回到帽子上。新西兰小学的帽子都是阔檐的,男女生都一样,有的帽子不仅前面有帽檐,后面还有一块遮阳布,这样可以保证脖子不被晒伤。
新西兰小学户外活动都必须戴帽子的,这是规定。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不戴帽子导致的晒伤。帽子不仅仅是夏天戴,一年四季都戴的。至于手臂和腿部,家长可以在孩子出门之前事先给孩子涂好防晒霜就可以了。
作为校服之一的帽子,大部分只存在于新西兰的小学生中,到了初中高中,只有制服而没有帽子了。帽子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帽子,就跟书包一样,比较自由。而教师也不会再去干涉在露天活动的时候是不是需要戴帽子或者是涂防晒霜了。
这大概是跟新西兰人对人的自由选择的尊重吧,到了初中以上阶段,学生会有更多的选择,而小学里养成的习惯大部分都会延续到将来,这也是新西兰这里只重视小学生防晒的原因之一吧。
新西兰学校中的午餐
我什么要专门写一下新西兰学校中的午餐?因为我看到了一些刚来新西兰的家长们在朋友圈里晒给孩子准备的午餐,就是给孩子带去学校的午餐盒,那午餐完全就是中国式的午餐,量大就不必说了,里面煎炒炸样样齐全,鸡腿鸡蛋红烧肉……最不济的也是一大盒蛋炒饭。
这样的午餐放在家里吃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给孩子带到学校就有点问题了。
首先,新西兰学校的午餐时间很短的,大部分都是自由活动时间,也没有午休,孩子们会在很短的时候里吃完简单的午餐就会去玩了。其他孩子都已经吃完了去玩了,你的孩子还在啃鸡腿,还与大半盒饭等他消化,在玩和吃之间,孩子要做出选择,而且跟其他孩子玩在一起,是初来乍到的华人孩子融入新环境的必须。
其次,中餐味道太大,很容易在孩子圈里引起不适,因为新西兰的学校基本都可以算是国际学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都有,中餐别具一格的色香味俱全,在学校里面就会显得太突兀。而且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准备鸡爪,因为孩子喜欢吃啊,所以就红烧鸡爪让孩子带到学校去啃,结果孩子第一天就哭着回来说,同学都说他在啃吸血鬼的手……小孩子说话都直言不讳,受到的伤害也直言不讳了。
蛋炒饭的确不错,但是作为学校午餐也未必是最合适的,孩子打打闹闹的,一不小心蛋炒饭就一半在饭盒里一半在饭盒外,只是便宜了蜂拥而至的小鸟……
第三,中餐吃起来不方便,必须准备调羹,一口一口吃,等孩子吃完,也该上课了;
第四,中餐未必营养均衡,不是肉食多就是淀粉多,而孩子是最需要营养均衡的;
第五,中餐准备时间长,作为父母,大清早不仅仅要为孩子准备早餐还要为孩子准备中餐盒饭,家庭主妇还好,上班族的话就会抓狂。
第六,其实是最重要的但是也是很少华人家长会关注的问题,就是杜绝霸凌的苗子!因为新西兰学校的学生带的午餐都是很简单的,没有大味道,也没有油腻腻湿哒哒的东西,而华人孩子带的午餐普遍有这样的问题,格格不入,就会导致小孩子之间的嫌弃继而发生冲突。要想融入当地孩子的圈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跟当地孩子一样,这不是谄媚也不是卑躬屈膝,而是顺应环境,最快的适应学校的环境。而孩子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你发现你让孩子带去的午餐经常原封不动地带回来,或者只吃了一点,你就要考虑到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一味地职责孩子不听话,不尊重你的劳动。
当然中餐未必就一点都不可以拿到学校去,每次学校举行开放活动的时候,大家都会拿出自己家的美食到学校跟大家一起分享,这时候就是中国妈妈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中餐,孩子们一起分享,真正传扬了中华美食。
所以说,中餐可以吃,但是一定要注意环境。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新西兰学生带到学校里的午餐盒里面都有什么吧。
三明治是最常见的,里面可以夹片状起司,火腿,煎鸡蛋,生菜,西红柿等,然后还会准备各种应季的水果,通常是香蕉苹果等,有的会放一小盒酸奶等。简单但营养均衡。西式午餐最方便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最关注的不是吃的内容,而是玩的时间。
而妈妈们为孩子准备这样一份Lunch Box也容易多了,即使有几个孩子都可以一口气搞定。
有一种三明治我在拐哥哥小时候经常做的,就是土豆去皮煮熟,用碾压器碾成糊状,然后加入煮熟的鸡蛋,一起碾,最后加入色拉,搅拌之后放在三明治里面,可以放几层,这样吃起来不会太干,做一次至少可以用两次的,其余的放冰箱里面,拐哥哥放学回家还可以自己去拿来吃,空口吃都不错。
二十二年前,我们当时居住在一个当年已经移民新西兰十年的台湾朋友家里,她当时就告诉我,给孩子准备午餐的时候不要做中式的午餐,因为她刚来的时候也是做中式午餐给孩子带到学校去的,结果两个孩子都原封不动把午餐带了回来,原因就是当地的孩子取笑他们的午餐味道大,太怪异。后来她就一直准备西式午餐给孩子带去,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情况。
我当年也是这样的,准备了蛋炒饭给拐哥哥带到学校去当午餐,结果就是原封不动带回,说同学没有一个人吃蛋炒饭的!
其实想想也知道,如果每个孩子都带自己国家风味的午餐,那不是乱套了,各种味道乱窜,夏天还好在户外吃,冬天都在教室里面,吃完午餐了,那味道还在余音缭绕绕梁三日,老师和学生还能集中注意力上课吗?
我刚来的时候在一所理工学院读英文,午餐时间就是这样的,各个种族的移民都有,因为都是成人了,肯定都是准备自己喜闻乐见的食物,结果到了午餐时间,那空气里都是红烧肉的味道咖喱粉的味道麻辣烫的味道芥末的味道……下课回来,好像都不是从学校回来,而是从餐馆回来一样,还不是单纯的中餐馆,印度餐馆和土耳其餐馆南美餐馆都绕了一圈。
很多事情对我们成人来说都是小事,但是对孩子来说就是大事了,你费劲跟孩子解释要弘扬中华美食,但是孩子只看周围同学都吃些什么,不会上升到爱国的高度的,所谓入乡随俗对孩子才是最大的事情。
这是我今天想要说的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