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政治过硬是首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是干部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大举措。新征程上培养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把严把紧政治关,确保选出的干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能放心。
一、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要求必须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是党的政治建设落地见效的有效抓手。新时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都有赖于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引领、规范和约束。
全面从严治党、保持政治定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塑造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的政治定力的重要因素。新时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注重检验干部能否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干部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方面的政治素质考察。
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本质要求。“高素质”第一位就是政治素质要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意见》强调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融入公务员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才能贯彻落实党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切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到了“七个有之”,直面这些问题,需要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的运用有助于形成鲜明导向,促进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培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二、如何做好干部政治素质考察?
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把准重点、改进方法、科学研判,增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可操作性。
把准考察重点。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考察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觉悟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可对照、可感知、可评价。注重把大战大考作为试金石,跟踪了解干部政治表现,看干部是否立场坚定、勇于担当、敢于斗争、措施得力。建立健全在重大关头考察识别干部政治素质机制,突出考察干部在面临重大政治考验、完成重大专项工作、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特别是考察干部政治敏锐性强不强,能不能辨明方向、分清是非、防范风险。
改进考察方法。做实日常了解,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着重了解掌握干部政治素质情况,通过干部专题调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考核、平时考核、工作调研、巡视巡察、列席民主生活会等途径,经常性了解干部政治表现。做深考察谈话,科学设计谈话提纲,既“谈正面”又“谈负面”,既谈观点又讲事例;找准谈话对象,既“全面谈”又“重点谈”,注重找知情人、关键人谈,找不同意见的人谈;创新谈话形式,既“自主谈”又“引导谈”,综合运用询问、追问等方式,充分挖掘获取有效信息。做好党组织评价,推动党组织扛起干部政治素质把关直接责任,强化对本地本单位干部政治表现的平时考察了解,定期评价干部政治素质情况,完善干部政治表现纪实档案。
强化分析研判。坚持以事察人,从干部干事创业的现实表现中研判其政治素质,特别是从为谁干事检验政治忠诚、从想不想干事检验政治定力、从敢不敢干事检验政治担当、从能不能干成事检验政治能力、从是否不出事检验政治自律。坚持多方印证,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制度,健全多部门联合审查机制,依据干部人事档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意见、信访举报情况等,多维度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表现。坚持辩证分析,建立健全专题会研判、任用前研判、重大关头研判、年度综合研判等机制,把一时一事与平时一贯结合起来,辩证分析显绩与潜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横向比较看差异、纵向分析看变化,既作定性判断、又作定量分析,对干部政治素质作出准确评价。
三、发挥好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导向作用
考察的目的在于运用,必须坚持考用结合、以考促用,充分发挥政治素质考察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提升选人用人质量。用好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对考察发现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出突出业绩的干部,及时予以提拔重用、表彰奖励,进一步强化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对考察发现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处理,及时调整其岗位,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落实从严管理监督。建立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反馈和整改机制,向单位党组织和干部个人反馈考察情况,督促抓好问题整改,健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对政治建设不力的领导班子,列出问题清单,采取约谈提醒、责令整改、督促提升等方式,推动抓紧抓实班子政治建设。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止“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干部,视情节轻重作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根据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情况,加强干部政治能力训练,采取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推动干部提升政治能力,自觉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深不透的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对党性锻炼不够的干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对斗争精神不强的干部,选派到艰苦复杂的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去历练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