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旋:做好“新农人” 做优“兴农事”
王旋,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6年的“农学人”,母校教会了我“新农人”要做“兴农事”,2022年硕士毕业后,通过“智汇铸骊进高校”人才引进活动我来到铁力市农业农村局工作。将近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长到让我褪去了大学生的青涩,已经蜕变成一名农业工作者,短到一晃,才是我在铁力市这座城市过的第二个秋天。
两年来,我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绿色有机食品、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等相关工作。记得第一次独立帮助企业完成绿色食品标志申报工作,从种植技术规程到肥药投入准则,从运输储存管理到生产加工包装,每一步我都会深入田间地头、加工车间现场检查了解情况,督促企业做到规范化生产,同时为企业答疑解惑,真正做到将我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
早就听说,铁力是一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城市。这两年来,从事休闲农业工作的经历,让我有机会走过铁力的许多景区、民宿和旅游村,我不停的记录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想把铁力的美推荐给更多人。随着我市旅游线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结合铁力实际,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参与推出的,2023年“人文山水铁力、休闲度假天堂”秋季精品线路,2024年“相约大美铁力,探寻秋日足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分别被农业农村部推介。2023年,还在省农业农村厅公众号推介了2条我市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一条是“畅游如画四季景不负铁力不负卿”,另一条是“景·秀龙江、醉·美铁力”。特别激动和荣幸的是,2024年,我市成功申报并荣获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工作也留下了我的工作轨迹和青春足迹。
铁力这座城市见证了我的成长,未来我将脚踏实地、提高业务能力,做好“新农人”,做优“兴农事”,倾尽全力助力这座城市发展壮大。
李智鑫,神树镇人民政府西部计划干部。今年8月,我从湖南到黑龙江铁力市神树镇,怀揣梦想踏上西部计划征程。初至神树镇,广袤黑土与热情乡亲迎接着我,基层工作画卷自此展开。
遍访民情,用真心感知基层脉搏。群众是基层工作的一面镜子,与群众对话,是对人民群众美好向往的真切触达,也是对自身工作落实成效的严肃考核。通过走村入户,我深入120余户群众家中,追踪脱贫户生活改善现状,了解老年居民冬季取暖需求,摸清村民朋友对村“两委”的看法与期望。同时及时将民声上报,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踏查田地,用脚步丈量村屯河山。农业是农村的魂,农田是农村的根。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嘱托,“脚上粘泥、身上沾露”穿行在各村田间地头,并将无人机技术运用于图斑排查中,高效准确掌握耕地现状,累计踏查图斑190余个,推动耕地复耕60余亩。
投身志愿,用笑容回馈百姓呼唤。奉献是青春底色,工作以来,我将日常走访中收集到的服务需求与志愿活动相结合,联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镇卫生院、消防站等多方力量,以重阳节、消防宣传日、小雪节气等时间为契机,参与到社区义诊、消防知识科普、环境卫生整治等10余项活动中,服务超过200余人,将百姓满意化为前行动力。
岁月磨砺,感悟深沉。基层是熔炉,炼就坚毅品质。从规划受挫迷茫到突破前行,从矛盾调处无措到圆融化解,坚韧与智慧并增。扎根神树镇,我将续燃热血、倾才竭力,为黑土地崛起倾力,让青春在北疆基层永绽芳华、璀璨生辉,以奉献写就不凡人生、托举乡村振兴朝阳。
乔涵,桃山镇到村任职大学生。在乡镇锻炼了一年后,2023年2月,我完成了从一名乡镇干部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踏入了桃山镇丰收村,从那天开始,我始终不断思考自己能为村民带来什么,能帮助大家做什么,面对全村的老百姓,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
作为一名村任职大学生,是连接党和政府与广大村民的桥梁与纽带,是乡村振兴蓝图的描绘者和践行者。初到村里,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激动。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对作物耕种、调解纠纷、村情村务等等工作的一无所知,使我开始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但是,对农村的未知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每天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想要做好农村工作,不单要兢兢业业的完成好本职工作,更要广开言路,博采众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服务精准度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走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直观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产业发展情况、文化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我庆幸正是到村任职这样的工作契机,让我在人民当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获得了极大的成长。“脚沾泥土,手撷芬芳”与村民手挽手为了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青年当有志,有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到村任职是我人生的又一个开端,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坚信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必将在桃山镇丰收村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高沫晗,现担任工农乡北星村村委会主任助理。2017年大学毕业后,高沫晗怀揣着对大城市的憧憬,在家人支持下赴北京工作。2021年,她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发展憧憬,毅然辞去北京工作,回乡成为到村任职大学生。最初来到北星村工作时,村里的“老人”们对她的评价是“这孩子真热情,脾气好,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在村里,她充分发挥到村大学生“年轻脑子活,好学还能干”的特点,无论是村屯环境卫生整治、走访村民了解需求,还是整理村务资料,她总是充满干劲。面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她从不畏惧困难,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她深知自己在农村工作方面还存在不足,于是她经常到老崔书记、副书记家里请教学习,认真倾听他们的经验和建议,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随着北星村建设得越来越美,更多的游客来到了北星村,但大部分都是逛逛就走了,高沫晗认真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怎么能让游客对北星村留下深刻印象?她想“我应该成为一名解说员,把美丽的北星村讲给大家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北星村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解说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北星村的故事讲给了一批批的游客。二是如何才能让来到北星村的游客给北星村带来效益?她深知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便萌生了一个新想法“开一家民宿”,于是在2023年,她利用村内闲置房屋、农田等资源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星橙民宿。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截至2024年,她承包的民宿已累计接待游客6000余人,不仅给北星村带来了经济收益,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北星村、来到北星村。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