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商海的波澜壮阔中,北京警方犹如一位冷静的守护者,时刻警惕着侵害企业权益的各类经济犯罪。他们发现,一些企业因缺乏足够的风险防控意识和合规管理,内部环境犹如一片沃土,滋养着职务侵占、资金挪用等不法行为的滋生。
这些管理上的松懈,无疑为员工的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最近,朝阳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破获了一起酒店员工利用系统漏洞,大肆侵占公司资产的案件。
这家连锁酒店原本希望通过线上销售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却不料成为了不法行为的温床。员工张某发现了系统存在的漏洞,利用手中的系统管理权限,悄无声息地侵占了公司高达900余万元的财产。
面对这一现状,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法制处副处长亓伟表示,企业风控意识的薄弱和合规管理的缺失,使得职务侵占犯罪有了可乘之机。而经侦总队二大队副大队长朱益夏则进一步指出,职务侵占犯罪往往源于个别员工利用企业管理漏洞,有的涉案金额甚至高达数百万元。若企业能及时发现并填补漏洞,尚可挽回部分损失。
那么,职务侵占犯罪究竟是何方神圣?企业又该如何筑起坚固的防线?一旦员工涉嫌此类犯罪,又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
职务侵占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在上述酒店案件中,正是因为酒店在法务和财务管理上的失控,才使得张某能够长时间利用管理账号,非法侵占巨额财产。
除了酒店行业,其他领域也不乏类似案例。某机构员工鲁某利用职务之便,成立关联公司,将本应直接支付给机构的服务费转入关联公司账户,私自截留部分费用后再转交机构。直到客户因服务质量问题要求退费,直接联系机构时,这一阴谋才得以曝光。这些案例都反映出企业管理漏洞和员工受利益驱使的双重问题。
为了防范职务侵占犯罪,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定期更新和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形成部门间的衔接配合和相互监督制衡机制。其次,引入常规性审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聘用律师或专业审计人员,对经营进行合规把控,及时发现风险。
当然,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外部监管也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开展培训、普法宣传等活动,帮助企业堵住管理漏洞。同时,发挥司法大数据的优势,提示企业在相关领域进行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