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夫人”带你逛聊“马王堆”

旅行   2025-01-16 17:45   江苏  




今日

盐城市博物馆、湖南博物院

联合主办的

《汉·无极——马王堆汉代文物精品展》

在盐博特展厅与临展厅展出



此次展览以“惊世发现”“走进轪侯家”“永生奇迹”三个篇章为观众揭开马王堆汉墓的神秘面纱,汇聚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76件(套)文物精品,其中一级文物23件(套),二级文物20件(套),三级文物64件(套)。这些深埋在马王堆汉墓里的珍贵文物,将带领广大市民穿越千年,近距离感受汉代文化沉淀的智慧。





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

“千年睡美人”

 辛追夫人 

不仅是“养生博主”“时尚达人”

还是个超爱喵星人的“铲屎官”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一号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因历经两千年不腐震惊中外。



作为一位丞相夫人,辛追夫人对猫的宠爱显而易见。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大量器具上都印有狸猫的图案,数量约有120个。记者在展出的二级文物“君幸食”小漆盘上看到,一只有着圆圆眼睛、尖尖耳朵的狸猫“栖息”在餐盘上,“君幸食”三个字意为“请享用美食”,传达着“吃好喝好”这一最质朴又温暖的生活嘱托。



“这些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狸猫形象,它们可能是辛追夫人的宠物。”盐博工作人员介绍,狸猫纹图像的出现应该与当时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汉代流行低矮型家具,贵族们席地跽坐,实行分食制。盘、卮、耳杯等食器均摆放在很矮的承案上。由于食器基本都是低矮、敞口状,其中的食物很容易受到鼠、蛙、蛇等动物的侵蚀。为避免动物偷食,古人就在食器上画猫,用以警示。


漆食盘上所绘狸猫纹所具有的祛鼠灭害、满足贮蓄等象征意义,既表达了轪侯家人生前与死后丰裕富足的祈盼,也体现了当时人们“象其生以送其死”的思想观念,成为汉人梦想长生与追求不朽的最好注解。



不过,现代考古研究显示,辛追夫人的生活并不快乐,“丈夫在她青年时代去世,晚年又失去了儿子,而她本人也患有冠心病和胆结石。”盐博工作人员表示,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狸猫纹所代表的长寿和安康,并未在辛追夫人的人生里完全实现。但是,正是因为她的选择和使用,才使现代人得以见到如此圆润的弧度,黑红二色的和谐搭配 ,具有强烈写实风格的绘画艺术,这三者完美结合于一方盘子上,呈现着汉代女子的“小确幸”


简单的祝福,可爱的喵星人,或许能让孤独的辛追夫人感到一丝温暖,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想起家庭团圆的温馨时刻。





本次展览中,帛书《养生方》《五十二病方》《杂疗方》《黄帝四经》,墨书医简《天下至道谈》《合阴阳》等一级文物,尤其引人注目。其中,《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



“从大量出土的医书来看,辛追夫人若放在今天,算是一位‘养生博主’。可她和现代人一样,知易行难。比如,辛追夫人是典型的无肉不欢者,她甚至将自己最喜欢吃的各种肉食原封不动地埋进墓里。”盐博工作人员说,汉代饮食结构多元,其食材之广、食品之丰、食器之美、食法之精,均大盛于前。马王堆汉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大量肉食、粮食、果品、酒类、饼食等,显露出汉代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也反映了轪侯家生活富足。



记者在探访中注意到,工作人员清点展品时,有一批扁平的薄木片十分特别。这些木片大多上部作半圆形,正面涂黑,有两系绳小孔,下部呈长方形。据工作人员介绍,它们的作用相当于食物名称标牌,比如,“鹿脯笥”即鹿肉干,“牛炙笥”即烤牛肉,“卵笥”即鸡蛋,“熬炙姑笥”即干煎鹧鸪,“兔笥”即腊好的兔子肉。



“透过竹笥木牌文字和竹简清单记载可以知道,随着烹饪技艺的进步,当时食品的烹调加工方法多样化,包括炙、熬、脯、腊、煎、蒸、烩、羹、濯等各种烹饪方法。”盐博工作人员表示,墓中竹笥木牌和遣册,记载了诸多食品贮藏与保鲜方法,有腊、脯、鲍、菹等,随葬食品中也有大量熏腊制品和风干肉脯,说明汉初长沙国人嗜好风腊腌制食品。


说到此处,工作人员插了一句题外话,“马王堆汉墓出土有大量禽类动物骨骼,既有家禽,也有许多珍稀野生禽类,如雁、鹄、鹌鹑、鸳鸯、鹧鸪、喜鹊、丹顶鹤等。”研究证明,轪侯家对肉类食材既要求新鲜,又讲究部位。当时食用的小狗是以饲养一年内为最佳,小猪以出生两个半月至半年为最佳。



不过通过解剖,研究人员发现辛追夫人的食道和胃肠里有138粒半的甜瓜子,因此推测她的死因可能与过量食用甜瓜引发胆石症和冠心病发作,导致猝死。






除了爱养猫、爱养生外,辛追夫人还很爱美。和现代爱美人士一样,她特别钟爱丝质面料的东西,譬如,被列入一级文物的“乘云绣”“绣枕”“长寿绣”“丝履”“香囊”“红组带”“小扇锦缘”“千金绦”“朱红色菱纹罗手套”等贴身衣物,均为丝质。这当中,有一件属于辛追夫人的直裾素纱襌衣,它的出土让世人见证了西汉那成熟的纺织工艺。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整件素纱襌衣分量仅49克,不足一两。除去袖口和领口部分,其余重25克左右。



“如此宽大的衣服,重量却不如一个鸡蛋。为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织造工艺。”盐博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服饰高度透明,有观点认为这是一件穿上后令胴体若隐若现的内衣,是辛追夫人为取悦丈夫,争宠献媚的行头。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件装饰性的服装,是爱美的墓主人为凸显与众不同的柔美飘逸气质,特意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件宽袍大袖。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从而衬托出锦衣的华美和尊贵。



还有学者认为,素纱襌衣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套在婚礼服外面的罩衫。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领口和袖口有绛色锦边,符合《仪礼》上记载女子出嫁时在婚礼上所穿罩衫的形制特点,故应是古代妇女结婚穿的礼服之一。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成就,展示了中国汉代在经济、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艺术、医学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文明的宝库。”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表示,本次展览旨在全面展示并深入解读马王堆汉墓所承载的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0日结束

欢迎大家提前购买优惠票

届时来盐博

一同揭开“马王堆”的神秘面纱

细细品味汉代文明的璀璨光辉


门票展示




展览票价表




特价票(限时)




购票时间



·春节特惠票·

2025年1月29日(正月初一)

至2025年2月12日(正月十五)


·正式票·

2025年1月16日—2025年4月20日

(1月29日至2月12日除外)


* 周二至周日9:00—17:30对外开放,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购买门票可享

饮品店5元立减(购买饮品可用)

文创店8元立减(满58元可用)


购票方式



1、抖音搜索「盐城市博物馆」,点击「抖音团购」,根据您的参观需求购买对应的票面。

2、燕舞商城搜索「盐城市博物馆」,根据您的参观需求购买对应的票面。


备注:

所有优惠票均需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和入场。

限时优惠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售完即止。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现场售票处或拨打客服电话0515-88550080查询。

* 以上解释权归盐城市博物馆所有。




文字:赵亮

视频、图片:韩宗明

编辑:王玉洁

审校:杨洋 杨艳

终审:严慧 赵亮




🤤不愧是盐城“顶流”

1314我在盐城等你~

Hi ,我们,重新认识一下

文中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来源景区、场馆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如出现分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标注来源非第一原创、或微信内容存在错误等情况的,请第一时间私信「又见燕舞」,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又见燕舞
“又见燕舞”是由燕舞集团打造运营的盐城文旅总入口,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推荐盐城经典、热门的吃喝玩乐项目,提供旅游年卡、跟团游、购票等面向公众旅游消费的功能产品,提供更给力的专享优惠、更贴心的客户服务!美好生活,又见燕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