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10日时事政治

时事   2024-10-12 21:18   山东  

1.10月1日,第19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文章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2.10月1日,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澳门大桥正式通车。这也是连接澳门半岛至氹仔的第四条跨海大桥,是澳门标志性的民生工程。

3.10月1日,石破茂正式当选日本首相。10月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当选日本第102任首相。

4.10月1日,国铁太原局首开“复兴号”智能动车组。10月1日,随着G62次列车从太原开往北京,我国目前最先进的CR400AF-S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在国铁太原局开始运行

5.10月1日,包银高铁惠银段开通运营。10月1日,经过5年建设,包银高铁惠银(惠农至银川)段正式开通运营,贺兰山下高铁贯通南北,宁夏石嘴山市接入全国高铁网,西北高铁大通道距全线通车再近一步。

6.10月1日,1979年至2023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居世界首位。10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1979年至2023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居世界首位

7.10月2日,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中俄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习近平指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同为世界大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建交75年来,双方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中俄关系不断提质升级,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成为两国关系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我同普京总统共同战略引领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方政治互信持续加深,务实合作成果显著,世代友好深入人心,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重要贡献。

8.10月2日,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机组完成吊装。10月2日,全球在建最高海拔的风电项目——位于西藏的大唐八宿风电机组完成全部吊装。

9.10月2日,我国华东地区发现鱼类新物种虹彩马口鱼。10月2日,我国华东地区发现鱼类新物种虹彩马口鱼。虹彩马口鱼主要分布于钱塘江中上游地区,在浙江省瓯江上游和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源头区域水质洁净的溪流中也有少量分布。

10.10月3日,三部门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10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门印发通知,提出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并将江苏省苏州市等56个城市纳入建设范围。《通知》明确,各地要面向群众需要,聚焦“一老一小”,加大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提供短期托养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和婴幼儿托育服务。

11.10月3日,我国首次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公里级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103日,我国成功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高清视频信号公里级太赫兹(THz)/亚毫米波无线通信传输。这是国际上首次将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用于远距离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也是0.5THz频段以上迄今最远距离的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实验。

12.10月5日起,机票燃油附加费下调。多家航司通知,自2024年10月5日(出票日期)起,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其中,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20元燃油附加费。

13.10月4日,六部门出台意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10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意见从构建绿色协同的开发体系、安全环保的生产体系、清洁完善的储运体系、多元高效的使用体系4个方面部署了15项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明确了相关保障措施,推动全面加强煤炭开发、生产、储运、使用全链条各环节清洁高效利用。意见明确,到2030年,煤炭绿色智能开发能力明显增强,生产能耗强度逐步下降,储运结构持续优化,商品煤质量稳步提高,重点领域用煤效能和清洁化水平全面提升,与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14.10月4日,工信部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指南提出,推进钢铁行业主体设备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

15.10月3日,中方支持加快落实《全球数字契约》。10月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表示,要加大力度向“全球南方”提供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消弭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不让任何人、任何国家在新兴技术革命中掉队,实现社会政策的普惠包容。中方支持加快落实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的《全球数字契约》

16.10月5日,国内首座铁路隧道井下拌合站建成10月5日,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全线控制性重难点工程高黎贡山隧道井下拌合站建成,这也是国内首座铁路隧道井下拌合站。高黎贡山隧道是中国首条穿越横断山脉的铁路隧道,全长34.538公里,被称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隧道”

17.10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构建非银机构差异化监管制度体系。10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部分非银机构差异化适用公司治理等相关监管规定的通知》,推动构建非银行金融机构差异化监管制度体系,强化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8.10月5日,国家数据局拟健全企业数据收益分配机制。10月5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消息,研究起草《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健全企业数据收益分配机制,引导企业在数据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流通、使用中实现数据价值的创造和提升。根据相关主体在数据产品和服务价值形成过程的实际作用,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收益。

19.10月6日,习近平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就中朝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习近平指出,75年前,中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两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75年来,两国在巩固人民政权、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加强交流合作、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事业中密切协作。中朝传统友谊历经时代变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20.10月6日,孙颖莎夺得WTT中国大满贯女单冠军。10月6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的WTT世界乒联中国大满贯女单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孙颖莎以4-2战胜队友王曼昱,夺得冠军

21.10月6日,林诗栋夺得WTT中国大满贯男单冠军。10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林诗栋4比3战胜队友马龙,夺得冠军

22.10月6日,全球首次!卫星在轨运行AI大模型技术验证完成。10月6日,全球首次卫星在轨运行AI大模型技术验证圆满完成,对搭载在卫星上的AI大模型在轨运行的空间适应性、算力卫星平台可靠性以及高性能算力载荷在轨有效算力均进行了成功验证。此次验证的主角——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由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携手研发,于山东海阳成功搭乘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升空入轨。

23.10月7日,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履行特殊使命。70年来,兵团充分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24.10月7日,我国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10月7日,由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首次点火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全面进入整机试验验证阶段。                      

25.10月7日,孙颖莎积分达10800分,世界首位破万分球员诞生。10月6日,在夺得WTT中国大满贯女单冠军后,孙颖莎2000个积分,总积分达到10800分,成为乒乓球世界排名新体系下首位积分破万球员

26.10月7日,两位科学家获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7.10月8日,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10月8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28.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J.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E.辛顿,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29.10月8日,教育部:明年起“函授”“业余”等名称统一为“非脱产”。10月8日,教育部消息,从明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

30.10月8日,中国学者实现跨越7公里的分布式光量子计算。10月8日,我国科学家实现跨越7公里的分布式光量子计算,为规模化量子计算的实现提供新思路。

31.10月9日,习近平致信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习近平指出,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红十字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公信力建设,提高人道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和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2.10月9日,三名科学家获得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的戴维·贝克,英国的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

33.10月10日,习近平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习近平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政策举措,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34.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等方面作出规定。

时政3分钟
时政信息对于事业单位、三支一扶、选调生、公务员考试十分重要。在繁杂的时政中如何把握重点?本号定期时政汇总,带你把握近期时政动态,掌握时政出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