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人小时候过年的记忆,看哭了!

民生   2025-02-05 20:49   山西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建平

童年的过年:焦家寨的烟火记忆

焦家寨,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是我出生和儿时度过的地方。它像一颗深埋在记忆深处的种子,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每到过年,那颗种子就会在心底发芽、开花,让我忍不住再回来看看,回味儿时过年的欢笑与童年时光。
小时候,家里很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过年,却是一年中最让人期待的时刻。那时候,村里的街道是河漕,夏季雨季来临,山水冲刷,街道总是高低不平。院子的墙多数是人们从河漕里捡来的石头砌成的,虽然简陋,却也坚固。家家过年都要贴上对联,红红的对联贴在灰暗的墙上,显得格外喜庆。
我住的褐廊老人居多,小学四年级时,我就开始给邻居们写对联。没有内容就自己编,四处转悠着看别人家的对联,诸如“牛羊满圈,鸡狗满院。黑炭生红火,清油点明灯!旺气通天!飞雪迎春到,春雨送春归”等。还有的人家无人帮忙写,干脆就在红纸上用碗扣几个黑圆圈,虽然简单,但也透着一股子质朴的年味。
小孩子们早早穿上仅有的新外套,里面依旧是旧棉袄,口袋里装着拆散的小鞭炮。他们掏出一个点燃,偷偷朝有人的地方扔过去,“砰”的一声吓人一跳,他们便乐着跑回家去,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那时候,我们觉得这小小的恶作剧就是过年最大的乐趣。

由于居住在矿区,家家不缺炭。家家总要垒个炭旺火,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人家垒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小旺火天一黑就点燃了,大旺火则在接神时点燃。大人们忙着做年夜饭,小孩子们欢笑着到处转,看看旺火,看别人家放炮。虽然没有电视,也看不上春晚,但人们还是不睡觉,坐在炕上守夜。小孩子们困了也要被叫醒,这叫“熬年”。等到全村人家都响起鞭炮时,大人、小孩子都要跑出来接神。有的把供品拿到旺火前,摆贡,烧黄纸,祈求来年平安。   
小孩子们这时要把每家院里的旺火都看遍,有的旺火已烧得差不多了,他们就把小炮扔进去,听炸声。那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是新年的鼓点,敲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从儿时的懵懂走向了暮年的沉思。时光匆匆流转,岁月不断增长,然而,那些儿时的快乐却始终铭刻在心底,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如今,每当我回到焦家寨,走在那熟悉的街道上,看到那些老房子,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童年。虽然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那些记忆,却永远不会老去。作者:建平  

微聚忻州订阅号

投稿邮箱:122248@qq.com

微聚忻州
忻州人专注忻州本地生活服务,精品发布忻州信息、忻州教育、忻州招聘、忻州文旅、忻州视频、忻州房产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