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里的南城】传承百年 手工制香飘万家

文摘   2025-01-18 17:31   山西  

随着蛇年春节的临近

有着百年制香传统的

南城街街道北陈村

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

加紧制香晒香,确保市场供应



走进北陈村制香手艺人田肖峰家的制香作坊,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和香、捣香、制香、翻香、晒香,经过一道道工序,一片片榆树皮变身成了一支支“红香”。田肖峰家里一直有着制香的传统,在祖辈、父辈的熏陶培养下,他练就了扎实、娴熟的手工制香基本功,如今,制香已成了他热爱并坚守的一门手艺。

制香手艺人 田肖峰:
“我爷爷和我爸爸是制香的,从小就看他们做,耳濡目染就会了。从15岁开始就一直跟他们制香,就一直到现在,干了有20来年了。”
田肖峰查看成品香晾晒情况
田肖峰介绍,制香的主要原料是榆树皮和木粉,把原料打成粉末,加入颜料,用水均匀搅拌形成柔软又极具弹性的香泥,经过挤压、出条、晾晒和捆扎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实现“脱胎换骨”。工序繁琐费事,不容得一丝马虎,否则就功亏一篑。


制香手艺人 田肖峰:
“有一道工序做得不好,其它都进行不下去。比如说“和香”,天气温度不一样,“和香”只能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手感来判断香的软硬程度。”

北陈村制香技艺

已有百年历史

上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

几乎家家户户都制香

是名副其实的“制香村”

田家香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大部分村民纷纷转行

然而36岁的田肖峰

仍执着坚守着这门手艺

每到年末

各地香客都来他家采购手工香

生意很红火



制香手艺人田肖峰母亲 王春叶:

“一进腊月,要香的人就多了。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制香来了,要是天气好的话,一个月能制200多箱,不愁卖。”



香制好后,至少需要晾晒三四天
61岁的村民李发针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到田肖峰家的制香作坊帮忙,实现了足不出村有活干,家庭就业两不误。


北陈村村民 李发针 :

“我就是邻居,常年在这给他们帮帮忙,年纪也大了,也不想出去干啥了,一天也挣三四十块钱,挺不错的。”

掌中馥郁,满庭芬芳

每天与各种香料“对话”

已经成为田肖峰一家

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如今在北陈村

像田肖峰这样的手艺人还有很多

因为有了他们

制香——这份源于自然

充满智慧的民间技艺

才能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编辑:李思思

审核:赵汗青



扫码关注我们
南城印迹
邮箱:nanchengban@163.com

南城印迹
宣传政策;上情下达;高频互动;服务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