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存量提质改造样板!余杭大城北建设产业全面“起势”赋能城市蝶变

政务   2025-01-07 17:49   浙江  



产业蝶变赋能大城北
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
产城融合加速度 塑强功能促发展


杭州不断推动区域发展的浪潮中,大城北作为7个重点发展区块之一,承载了新时代推动杭州北部崛起,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

2024年是杭州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大城北的发展蓝图中,产业始终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为此,余杭区积极落实“高品质推进大城北规划建设,打造展示城市有机更新成果重要窗口”的具体要求,加快区域内低效工业用地有机更新,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培育文创文旅产业,加速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高效推进良渚新城杭北科创园、通运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南方中金、东恒等多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大城北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区域经济腾飞蓄势赋能。




推广“工业上楼” 探索存量提质改造样板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建设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为抢抓杭州“后亚运”时代“建设大都市、推进现代化”重要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大城北地区快建快成,给产业升级腾出更多发展空间,余杭大城北建设以城市更新回应城市发展的时代命题,将推动“工业上楼”作为破解土地制约的“一招妙棋”,高效推进良渚新城杭北科创园、通运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积极招引新兴产业、创新产业,提升亩均效益,为区内企业成长提供丰沃土壤,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支撑。


以杭北科创园为例,该项目总用地面积42173平方米,围绕“三维一核心”设计框架,规划有基础产业空间、提升产业空间、产业孵化空间三大空间体系和产业升级配套服务中心核心内容。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结合楼宇招商实际,采取“直接出售”或“先租后售”形式,以“供楼”方式保障企业发展空间需求,增强余杭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同时,该项目还打破了传统的先建设后招引模式,产业布局上由先建设向先招引转变,提前引入一批国内外数智医疗、生命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未来,将培育一批具备高成长潜力的新兴企业,进一步提高该园区的优势产业集聚度。


重要项目竣工 强化支撑引领产业升级


在产业项目方面,余杭区大城北地区亮点纷呈。随着南方中金高效节能泵生产基地、东恒医药制造项目的相继竣工,余杭区大城北建设的产业发展迈入了崭新阶段,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引擎动力。

余杭大城北地区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拔节生长”,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其中,南方中金作为通用设备制造领域的实力巨擘,在余杭区大城北落地生根。这座现代化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厂房位于东至奉运路、南至獐湾路、西至和顺科技、北至临港路的优越地段,总用地面积达70.31亩,规划的生产规模为年产20万套,随着项目投入运营,将形成高效的生产链条,确保每一台高效节能泵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



东恒项目的竣工,则是为区域医药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座专业的医药制造业厂房聚焦于多肽、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仿制药、医用诊断等极具科技含量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年产规模为50公斤,新增地上建筑面积10631㎡,地下建筑面积17400㎡,内部打造了众多高标准的研发实验室以及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为科研与生产提供了坚实硬件基础,令余杭大城北在国内乃至国际医药创新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焦点区域。








近日,杭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明确了2025年奋进路线图。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推动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云城、江南科学城,大城北运河文化带、钱塘新区、临平数智城、余杭城市中轴线等战略区块快建成势。”

聚力新突破,干出新作为。2025年,余杭区将迎着劲风、奋楫争先,持续按照“规划引领+交通畅达、居住改善、民生保障、景观提质、文化传承、产业蝶变”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1+6”行动,推动产业集群成势,开启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新篇章,以产城人文融合的新面貌、新形态、新作为,加速实现“城北新中心”向更大体量和更高水平迈进。




END



余杭住建
宣传余杭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分享余杭城乡建设成果,发布住建领域工作与服务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