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羽化升天。
妈祖原名林默,聪颖灵悟,识天文、懂医理、善舟楫,扶危助困、济世救人,深受世界各地民众爱戴和尊崇。
妈祖,是伟大的国际女英雄,是崇高的世界和平女神,是人类大爱的化身和杰出代表;妈祖,是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女性之一,是中国人民引之自豪的优秀儿女,是中国社会引人瞩目的道德巨星,是中华文明大善大美的精神丰碑。
妈祖文化承载着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情感纽带,存在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族群之中。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对妈祖的褒封从夫人到天后,共36次,封号至64个字,即: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 ,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 ,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佑天后。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妈祖春秋谕祭,被编入国家祭典,与黄帝祭典、孔子祭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道光年间清文宗加封妈祖为“天上圣母”。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世界和平女神称号。
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妈祖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文化品质,很好地反映中华民族的性格,通过世界的交流和传播能树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2003年习总书记指出:现在的很多神,就是过去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过去的人当作神来供奉,敬仰她、怀念她,因为她生前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和好事。
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1年习总书记提出:既是乡土文化,又是重要旅游资源的妈祖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2016年"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妈祖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办世界妈祖文化论坛。
新的时代环境,妈祖文化助力六和:世界和平、祖国和昌、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两岸和合、家庭和美,推动中国文化复兴,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功新时代,造福全人类。
文章来源:陳慶棉(皓)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