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暴毙,黄泉路上,你也不远了......

文摘   教育   2025-02-03 14:15   四川  
 
1

大S突然离世,不意外,只不过是个突然死亡的名人而已,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在你身边突然死亡,去年底,我和一个朋友从日本回来没几天,他就暴死家中,两天后才被发现,随即火化入土,放佛没来过这个世界,他也没有什么名气,没有什么受众,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点钱而已,没什么人记得他,这种事每天都在人间上演。‍‍‍‍‍‍‍‍‍‍‍‍‍‍‍‍‍‍‍‍‍‍‍‍‍‍‍‍‍‍‍‍‍‍‍‍‍‍‍‍‍‍

2
我们从小就见过太多生死,而且我常常去墓地故意的接近死亡,虽然我们很怕死,但我正视死亡,所以我们用心活好每一天,一个大师用一种方法来正视死亡,名叫:念死法,他在房中挂着一张很大的死字,日日提醒自己,死亡就在眼前。
生老病死,无常横死,各种灾难,都随时都会来到。我们每一天都要及时提醒自己,今天还活着还在吃美食睡大觉,还在空调房里休息看电视,相比那些在无常中去世的人,我们是何等幸运。
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这每一天都过的非常有意义很充实充满感恩。
其实什么是真正的念死呢?
念死是在心里存一个死念,什么死念,让你时刻能够体验无常,时刻产生警觉,不要落停在这个现前的眼耳鼻舌身意,现前的这个见闻觉知中。
第一是提醒自己,随时会死,既然随时会死,还执着什么?还在企图什么?
第二是问自己,随时可死否?还舍不得吗?马上死行不行,如果不行做不到,说明道行还差火候。
第三是提醒自己,终究要死,终究要死,一切欲望贪婪执着自当熄灭,回归当下好好活着。
第二层深意就是一切皆可死,死是逝去,犹如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孔子念的是逝,其实就是死,死是逝去、是寂灭、一切都有寂灭相,万法都是寂灭相。都是归于那个根底的,死其实就是生,生死是一体,念死,是从生灭法里回归寂灭,回归不动不静的那个寂灭。
念头出来,寂灭、杂事来临,做完就死,寂灭,话语来了,听完就死,寂灭,行住坐卧,过去即死,寂灭,死了又生,还是寂灭,生生死死,总归寂灭。
换句话说,就是你要知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什么都不在心头挂碍,统统死去活来。你看我们中国话说的多好,死去活来。
死去就是活来,印度甘地说: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
第三层深意是念对死的认知,到底什么是死,是肉体的崩溃消亡是死亡,还是灵魂离开身体叫做死亡,还是说这个生命本来根本就没有死亡?
我们认为的死,是个什么幻相,是不是会有一个不死的在,不死的那个又是什么?
所以儒家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闻道了,懂了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即使晚上去死都可以了。不是说早上知道了晚上就必须去死,而是说哪怕马上死,也可以了,不疑惑了。这才是儒家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善终。
真正意义的善终,是闻道悟透生命本来的善终,叫做大福德。
把这个念死念通透了,就对生命也通透了。当然也不会再怕死了。
3
绝大多数成年人的“磨平棱角、平和”,不是真的平和了,是怕了。年纪越大,受过的挫折越多,负担也越重。尤其结婚生子步入中年以后,理想也破灭了,这时候的人,虽然年纪可能一把了,但心理并没有成熟。恐惧、焦虑很多,不敢得罪人,顾虑很多,总想留后路,总担心将来,看上去自然心气平了很多。尤其小时候因为自己“与众不同”而遭过人非议、排挤和白眼的,长大后会更把这些藏起来,努力符合社会期待,做一个所谓“正常普通人”。

当然,除了这种情况,还有懂懂事了。见的多了,经历多了,更理解世间的痛苦了,能更多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照顾别人感受。但,这种人,属于少数。因为这需要非常强大的心,能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还能产生同理心和慈悲心,这在当今自私自利泛滥的社会,并不容易。如果遇到这种人,真的要好好珍惜。

为什么你遇到很多老年人都脾气不好了。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心平气和,而是“算了“,把心理炸药留到了后面,压抑不住的时候还是要爆发出来。特别是,老年人身体也不怎么好了,离死亡越来越近,年轻时候如果没有培养出一个有力的信仰或者心灵寄托,到了晚年你觉得心情能好?

所以,人这一生,一定要及早找到一个伟大的目标,一个大过自己的目标,一个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的目标,才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到老也会觉得自己把生命活到最大值,不枉一生了。

我们时隔两年推出的全新大课——《入世2-驾驭与操纵》的目的,帮助少数有缘人突破阶层封印,帮助有缘人运用手段,掌握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放大自己的能力。1月28日上线了第一篇章第2课《打造刻意雕琢的语言体系》,老学员可扫海报二维码进入主页后点击进店看看,领取300元优惠券后购买(非老学员无法领取),购买后发送订单截图给我,入群学习。

2025核心重磅大课《入世2-驾驭与操纵
全新上线
 

甄琦学长人性与商业
靠近我们变更富,朋友圈更多精彩,加v:zqxz1230(备注公众号),等待通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