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是定局,收入不升反降,物价悄然上涨,养老得靠自己,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香港保险,可以给你资产加一道保障。关注我的小号,深入了解港险。 “大江湖”微信号:dajh204;加我,私下交流
作者:余二三
来源:ins生活(ID:inszine)
李子柒,终于回来了。
11月12日下午,李子柒发布了一条漆器视频作品,正式宣布回归。
漆器,是一种承载着古老智慧和独特韵味的工艺品。
在中国,用漆历史已经有八千多年,《山海经》中将漆木写作柒木,其中寓意,不可小觑。
这波回归引起了轩然大波,“紫气东来”发布不久,李子柒复出的消息迅速登顶热搜。
网友们无不喜极而泣:“柒妃回宫了。”
不到24小时,新一波“反转”再次到来:
李子柒又接连更新了“改造衣帽间”和“制作绒花”两条视频!
并献唱《如愿》,把无数粉丝给唱泪目了。
要知道,距离2021年7月14日李子柒停更,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
在停更的日子里,期待她回归的声音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事实上,账号虽然停更,李子柒一刻都没有闲下来过。
在最新的采访中,李子柒告诉记者,在停更的三年里,自己除了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陪伴奶奶,最大的收获,是走访了20多个省市,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
“六七年前我去拜访手艺人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学习技术,最近这几年,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听他们的故事。”
步履不停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注意到,归来后的李子柒,仅凭一条视频,就在抖音、微博、快手三大平台一夜涨粉达383.5万,播放量更是惊人地突破了1.2亿。
停更的三年,其在海外平台上的粉丝量不减反增,累计涨粉数超过500万。
央视新闻评价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人民网赞赏她:“李子柒向世界打开了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是对外文化传播中值得研究的样本。”
人民日报夸赞她:“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是李子柒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无数人对她今天的回归翘首以盼。
“李子柒”三个字,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乡村田园生活”的爆红,让不少人对这个赛道跃跃欲试。
在李子柒停摆的这三年里,“田园风”创作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试图复刻李子柒的成功。
非遗博主江寻千,学习糖画技艺,还原龙凤花烛,描摹京戏名伶。
用自己的方式,娓娓道来向大家讲述非遗的故事,被视作李子柒的“接班人”。
“男版李子柒”彭传明,以“古法制墨”视频走红。
擅长用古法复原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向粉丝们科普传统文化。
“六边形战士”版李子柒——帅农鸟哥,烹饪、绘画、雕刻、木工……技能点拉满,不断突破着大家对人类能力极限的认知。
跟随着他的镜头,粉丝们得以在溪边洗衣捞鱼、在毛竹林耍功夫、观看网红青麻糍的制作过程。
除此之外,国内互联网上各种顶着“李子柒”名字的账号大量涌现。
国外也出现了多个山寨版“越南李子柒”、“北欧版李子柒”。
巨大流量利益驱使下,无数人争先抢后地想要凑上前分一杯羹。
然而,无论是什么程度的模仿,“李子柒”三个字始终无法被超越。
出走三年,归来的这一刻,李子柒仍是顶流。
评论区里网友们的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
“在那些不曾相见的日子里,她一直坚持着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李子柒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喜欢她的拍摄风格,所有的故事都在不言中,静谧,明和,于无声处暗藏着文化与力量。”
“就像是老朋友,出了趟远门,但总会回来的。”
无论是隐退,还是归来,她塑造的田园生活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
一个博主能存活多久?
财经分析作家吴晓波认为只有6个月。速食时代之下,没有人能够一本万利。
可对李子柒本人来说,停更的三年时间里,有人来了,有人走了。
至今,“李子柒”现象的地位,却依旧无人能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