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六尺巷,容得下纷争,化得了私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来到安庆桐城市,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每名党员干部都应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文化营养,涵养传统美德,弘扬礼让精神,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做人为政中讲求大我、摒弃小我,追求团结、反对纷争。
六尺巷得名于一段佳话。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回诗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得书,就撤让三尺。吴家被张家义举所感动,也主动退让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传世。
俗话讲,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张英克己让人、宽容大度的品德,立起了为官者的标杆,值得今天的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让者,德之主也。党员干部是做群众工作的。要让群众满意,密切干群关系,自己首先要有一颗宽容心、礼让心、谦逊心。只有不计较、多奉献、少索取,以百姓心为心,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真正践行群众路线,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如果凡事以个人利益为上,自己不愿吃亏,追名逐利,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群众观。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他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请求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许光达的让衔,体现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宽广肚量、宽阔胸襟,给人以温暖、感化和启迪。
终身让路,不失尺寸。现实生活中,很多党员干部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既体现了品德高尚、心灵美好,又影响和带动群众和谐干事、团结奋斗。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缺少礼让之心,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事,缺少大局意识;有的只求“安享太平”,有矛盾让别人去,有困难让同事上,不愿牺牲奉献;还有的不讲谦让,不善于团结群众,对群众的意见听不得,对他人的“冒犯”容不得,动辄以权压人。诸如此类,不仅不能树立正确礼让观,更不能让和合文化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是一把尺子,体现风格、情怀、境界和修养。党员干部有了礼让,才能赢得尊敬、赢得和谐、赢得顺遂。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心涵养宽容,对外坚持礼让,讲团结、求和谐,才能彰显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原标题:方圆谈|涵养传统美德 弘扬礼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