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网评丨在推进文旅创新融合中增强文化力量

文摘   2024-11-25 17:24   黑龙江  

在推进文旅创新融合中增强文化力量

白茂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新融合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应有之义,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时代要求。面向新征程,要进一步扎实推动文旅创新融合,让人们在壮美山河的浸润中品味中华文脉悠长、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厚植文旅融合的文化根基。文明标识是一种文明形态延续发展的客观承载。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9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40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无论是实体性遗产标识的可视化呈现,还是思想文化成果标识的无形浸润,都铭刻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独特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基因特质的代表性符号。在推进文旅创新融合中增强文化力量,要用“两个结合”的科学视角观察、分析和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大局,高质量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研究项目,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对文化史料和历史文物的发掘、存储、研究能力,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平台作用,促进不同形态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多措并举加强中华文明标识的体系化建构,既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丰厚历史资源和文化滋养,又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真正把我国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文化优势。

  在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中提升文旅融合的文化供给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衡量文旅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归根到底要看能否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旅特色化、多层次的需要,能否真正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当前,人民群众对文旅的需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关注公共文旅产品的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推进文旅创新融合中增强文化力量,要在遵循文旅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与乡村振兴、艺术体育、科技教育、美食休闲等不同领域的融合,推出集美学特点、文化内涵、现代设计、情感价值于一体的创新文旅产品,进一步拓展文旅消费场景,延伸文旅价值链和产业链。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注重文旅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旅游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文旅服务“大格局”,让人民群众在旅游中增强文化获得感。特别是要适应信息技术升级迭代新形势,实施智慧文旅改造提升行动,进一步推动文旅发展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的“数字+文旅”新业态,为文旅融合发展赋予不竭文化动能和创新力量。

  在多渠道立体式传播中展现文旅融合的文化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近年来,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措施的出台,外国游客来华的流程不断简化,“China Travel(中国游)”燃爆全网,许多城市地标、历史名胜、美景美食在外国游客中圈粉无数,文旅产业一度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窗口。在推进文旅创新融合中增强文化力量,要运用好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对我国文旅品牌的宣传推广,拓宽文旅宣传的群体范围和传播渠道,充分了解全球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推进文旅国际传播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不断提高中国文旅国际化传播的覆盖面和精准度。要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进一步优化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等政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文旅交流合作,跨越不同民族间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壁垒,在强化学术交流中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旅研究成果。同时要注重发挥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以开放包容心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文旅融合的有益经验,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旅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的感知与认同,真正实现民心相通、理论互促、文化交融。


嫩北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嫩北农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