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家电营销破冰,有人焦虑有人无助

创业   2025-02-01 21:16   北京  

最近的10年间,在家电市场上,特别是在家电企业的市场经营中,营销总是让位于渠道。因为,再好的营销创意、营销手段和营销内容,都需要持续性投入和时间沉淀,无法媲美渠道分销带来的经营业绩增长“立竿见影”效果。

杨嘉||撰写

一提到家电营销,很多家电厂商是“既熟悉又陌生”。原因是,相对于家电渠道的持续火热与火爆,家电营销在最近10多年的一线市场上,感觉被很多家电企业们直接打入了“冷宫”。

一方面,一提到家电营销,大家普遍的认知就是“价格战”和“10年免费包修”,认为市场营销很简单,降降价、延长包修期就能搞定用户的需求,刺激用户的认知,完全不考虑用户对于品牌的价值情绪,以及对于产品、品质的信任感和亲和力;

另一方面,面对最近几年家电渠道持续碎片化,特别是继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店之后,涌现出兴趣电商、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甚至私域运营等,可以在短期内快速解决企业的出货任务,市场营销更像是一场痛苦的“修行”,需要的不只时间、空间,还需要资源投入,以及团队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等。

不过,随着家电产业由渠道时代、产品时代,全面进入“用户时代”,新一轮家电营销破冰战役全面打响,这也成为摆在众多家电企业面前“最为迫切”的经营新课题:无论是家电企业,还是家电渠道商家,在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过程中,必须要借助“家电营销”的力量、手段和方法,收获用户的芳心、赢得用户的信任,以及激发用户的欲望和需求。

现实的尴尬,面对“任重而道远”的家电营销破冰之战,家电圈发现,当前众多家电企业们要么是“焦虑痛苦”完全不清楚应该怎么办,要么“孤立无助”团队及手段和资源很匮乏。一是思维困顿、二是方向不明、三是路径单薄,很多家电企业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落地“产品内容的持续种草”等营销方法。

第一步,家电营销需要被重新认识、理解和定义。因为,家电营销的变革,必须要破解“降价就可以,延长包修期就有用”等传统思维。事实上,这两项营销内容还是典型的渠道思维,而不是用户思维。只是站在家电厂商的角度,以粗放式手段去市场上“碰撞”有需求的用户,对于“投入产出比,以及用户的价值获得感,还有厂商的市场经营惯性”等细节问题上,是否匹配和有效,完全没有考虑,只是简单认为“只要降价就能卖货,只要延长包修就能赢得用户芳心”。

家电营销的本质,就是面向用户,聚焦产品,依靠厂商的市场综合服务能力,包括支付、下单、结算、送货、安装、设计、施工等流程的全面拉通和无缝对接,以及产品的核心功能展示、产品的用户价值释放,以及更为精准地触达目标用户,去尽可能地创造用户价值,用户需求,最终引领用户的生活方式、生活追求和生活理念升级与变化。

第二步,家电营销的内容要充实、方法要创新、经营要持续。毫无疑问,家电企业要打通产品与用户需求,大量渠道未来只是底盘,营销则是核心引擎。特别是面对当前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个性化、多变化和品质化,所有家电厂商都要借助营销内容、营销手段和方法,去捕捉用户的芳心,去培育用户的认知,才能建立用户的信任与持续性交互可能。

营销内容必须要生活化而不是故事化,一定要深度发掘人与人的关系、情感等纽带价值,而不是“编故事、造情节和虚拟化”,要让家电营销在内容探索上回归生活场景、持续尊重常识并重视人的价值和情绪。同时,在实施手段和路径上,要让家电厂商全员“自媒体”探索,始终追随用户的脚步和时代的变化,分享生活常识、分享使用的真实体验,而不是故事的剪辑与编造。最终,要在家电营销的变革过程中持续投入并坚守,不能半途而废而是应该“常变常新”。

第三步,家电营销要加快回归原点,全面尊重常识,持续走进用户心中。都说“最好的营销是真诚,最好的服务是商品”,当前对于家电厂商来说,用户最珍惜的资产是品牌值得信赖,最期待的服务是品质可靠没有后顾之忧。这才是家电营销新一轮破冰的新起点,锁定用户不动摇、聚焦产品和服务创价值、深化内容赢信任。

家电营销必须回归原点,就是“尊重用户并守住用户”对于品牌和产品的那份信任感;家电营销还需要尊重常识,那就是最好的服务、最可靠的产品,才是走进用户内心的唯一钥匙;家电营销更要探索更多“走进用户心中”的手段和方法,要通过平台化、体系化等给予保障。

都说“路在心中,路也在脚下”。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家电营销破冰之路,更多的是“在心中、在手中和在脚下”,要将战略规划、策略手段和落地执行等能力全面拉通,才能实现“临门一脚”引爆。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家电圈
链接家电厂商的价值纽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