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广大学生提供学业和个人发展的经验借鉴,激励他们积极探索未来方向,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说榜样”团队于12月13日在C座817对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慈龙玏进行访谈。
徽风皖韵,铸就专业梦想——地域文化激发
专业转变
慈龙玏同学从建筑学本科到遗产保护方向的研究生学习,是在建筑学范畴内的一次深入探索。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地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个人兴趣的强烈驱动。本科期间,他深受徽派建筑以及皖南文化的熏陶,对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产生了浓厚兴趣。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等前辈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激发了他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热情,从而坚定地选择了遗产保护方向作为自己的研究生专业。
丹青光影,静享多彩人生——多种兴趣爱好
丰富内心世界
在兴趣爱好方面,慈龙玏同学展现出了广泛的涉猎和独特的品味。中国画和摄影是他的两大爱好,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的生活。他的兴趣爱好偏向静态,这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美的独特追求。以中国画为例,儿时父母为他提供了多种选择,在众多选项中,他最终选择了国画。从最初面对学习困难的迷茫,到逐渐深入了解并深深喜爱上国画,这一过程不仅让国画成为他的一技之长,更在他学习压力大、感到痛苦时给予他心灵的慰藉,带来了成就感。摄影同样对他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摄影是捕捉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艺术,是一种美学的熏陶和培养。通过摄影,他能够留住旅行中的珍贵记忆,如那些在各地名胜古迹所看到的日出日落、山川美景,这些瞬间在镜头下成为永恒,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
学会平衡,书写青春华章——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的多元选择
在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躺平”还是“内卷”的困惑之际,慈龙玏同学的经验分享无疑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思路。他提到一条关于精力分配的理论,即人的精力在大学期间主要集中在睡眠、社交和学习这三件事上。他倾向于社交和学习,但也强调这是个人选择问题,每个人都拥有公平的时间,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分配。
偶像力量,点亮前行之路——榜样激励与
克服困难的方法
他崇拜的建筑师从拳击手到自学成为建筑大师的传奇经历,让慈龙玏同学深刻认识到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关键在于要善于发掘机会。在面对困难时,他以自己在设计课上曾经遇到的灵感枯竭困境为例,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应对方法。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向老师请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他强调在困境中要保持不放弃自我的意识,通过多读书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抗击打能力,从而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良言寄情,助力青春起航——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最后,慈龙玏同学对学弟学妹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大家能够更早更快地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他认为大家可以不对自己的人生设限,但一定要有做人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尽情享受人生、感受人生。
此次“青年说榜样”活动通过慈龙玏同学的精彩分享,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激励着他们在学业和个人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来源 | 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
封面 | 金点
编辑 | 王瑾
初审 | 田潇濛 朱振杰
复审 | 邱意敏
终审 | 李恒奎 周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