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毒也是宝

旅行   2025-02-02 19:07   广东  



蛇年说蛇

-第一期-


2025年是蛇的主场,怎么能不聊聊这位主角呢?蛇年到来,我们开设了【蛇年说蛇】科普栏目,一起走进蛇类的世界,看看它们是如何在不同领域里大放异彩。


本期,我们来聊聊有毒蛇的“毒”门秘籍,看看它们是如何用毒液征服大自然的!


01

2025

新年快乐



在自然界中,蛇无疑是“神秘”+“危险”担当,所以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蛇是既崇拜又害怕。


大部分人一见到蛇就脸色大变,或许是因为蛇“走路”静悄悄地,猝不及防就出现在你面前吓你一大跳。再加上一些“大块头”,比如蟒蛇,那体型,谁见了心里都忐忑。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毒蛇类尖尖的毒牙



蛇毒的进化历程跨越了数百万年,它的精妙程度令人惊叹。这种复杂的生物毒素不仅是捕食的利器,更是防御的盾牌。


从分子层面来看,蛇毒是由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蛋白质和多肽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每一种成分都经过自然选择的精心雕琢,发挥着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1

蛇毒的进化



你知道吗?很多蜥蜴看似无毒,实际上都带有毒液基因和毒腺。虽然对人类没什么影响,但是对小型动物来说,这些毒液足以让它们“晕头转向”甚至“血流不止”。


而蛇类,早在一亿多年前从蜥蜴家族里“分家”的时候,就带着这套“毒腺系统”了。蛇和鬣蜥、巨蜥还是“亲戚”呢,因为它们拥有共同的毒液基因。


*蛇的“亲戚”们


蛇毒还是蛇类和猎物之间“斗智斗勇”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


蛇毒最初可能只是普通的唾液蛋白,经过漫长的进化,才逐渐演变成“致命武器”。这种进化有双重动力:一方面,蛇捕食需要更厉害的毒素;另一方面,猎物也在不断努力进化抵抗毒素。


你毒我防,你防我更强,这场“你追我赶”的比赛,让蛇毒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了大自然的“生化武器库”。



2

蛇毒的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蛇毒主要分为三类👇


  • 神经毒素:专门“攻击”神经系统,阻断神经信号传递。

  • 血液毒素:干扰凝血系统,导致内出血或血栓。

  • 细胞毒素:直接破坏细胞结构,引起大面积组织坏死。


有些蛇毒更“狠”,同时含有多种毒素,形成复合效应,简直是“毒上加毒”!



不同蛇类的毒素成分差异也很大。比如,眼镜蛇科的蛇毒以神经毒素为主,而蝰蛇科的蛇毒则富含血液毒素。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蛇类的进化策略和生态环境的适应。



小tips

世界上最毒的蛇毒来自澳大利亚的细鳞太攀蛇。它的毒液是混合毒素,包含神经毒素和促凝血素,毒性强到让人咋舌——半数致死量(LD50)仅为0.0021mg/kg,一点点就能让人“领盒饭”。


3

蛇毒的价值



别看蛇毒这么危险,它可是医学界的“宝藏”!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蛇毒的作用机制,开发出了多种药物。比如,从巴西矛头蝮蛇毒液中提取的降压药卡托普利,已经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蛇毒中的某些成分还被用于开发止痛药和抗凝血剂,是“毒液变良药”的典范~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蛇毒成分也被广泛应用。它们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细胞功能和信号传导的独特工具。比如,某些神经毒素被用来研究神经递质的释放机制,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将其转化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在未来,蛇毒研究可能会带来更多突破性的医学发现,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所以,下次看到毒蛇,别只顾着害怕,想想它背后的“毒”门秘籍,是救命的宝贝喔!祝大家蛇年行好运,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都在看

优惠门票4.5折起!抓住春节假期的尾巴,和家人一起在动物园度过欢乐团圆时光吧!

一头大象上春晚,需要走多远的路

我们有自己的“小青”和“白素贞”

温馨提示
深圳野生动物园倡导绿色出行,您可以选择以下交通工具前往:
【地铁】地铁7号线「西丽湖站B出口」直达深圳野生动物园;
【公交】49路、66路、101路、104路、226路、M460路、M492路、高峰专线36号等多路公交车直达“动物园”站台;M176路、高峰专线128路等公交车直达“西丽湖地铁站”站台。


购票点这里

深圳野生动物园
深圳野生动物园是一家放养式野生动物园,曾被授予“中华之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少有的集陆生动物海洋动物于一园的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游海洋天地,玩机械游乐,嬉亲水乐园,深圳野生动物园实现一站式欢乐总动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