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春节前最后一批出口新加坡的爱媛橙要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发货,记者立即前往一探究竟。
驱车来到位于丹棱县齐乐镇狮子社区的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园区,刚步入大门,混杂着果香的空气就扑面而来。园区中,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柑橘,35000斤包装精美的爱媛橙等待着海关查验。
包装精美的爱媛橙等待海关查验。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10天后,这批爱媛橙就会出现在新加坡超市。”说话间,采购商、重庆市善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晶决定在海关查验前,再抽取一盒试试口感。
丹棱的爱媛橙果面光滑、色泽诱人,记者随手掰开一只,手上立即沾满果香,果肉入口即化。
2024年,丹棱县出口晚熟柑橘1300吨,出口总额是前一年的187倍。
曾晶笑称,2024年11月,新加坡的经销商就开始催货,自己却不敢心急,“2023年底‘丹棱桔橙’首次销往新加坡后,完全不够卖。今年先要保证品质,等甜度到了再发货。”
工人们正在打包爱媛橙。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讲到品质,作为“中国桔橙之乡”的丹棱县在四川乃至全国晚熟柑橘种植行列里是不怕比的。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种植柑橘面积激增,供应量提升,柑橘价格一路滑坡,消费者频频叫好,种植户却连连摇头。
“去年农户间流行一句话——‘倒筐筐、一树光’,意思是‘卖不起价,不分大小果,赶紧一筐出手’。”丹棱县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静认为,“在这样的行情下,出口总额增加百倍,主要靠之前的不懈努力。”
“实现顺利出口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眼前这个工厂。”杨静说,农产品出口,必须要有出口备案基地、备案工厂“双资质”。2021年丹棱县就取得了出口备案基地资质,但没有出口备案工厂,经销商从丹棱买了果,还要拉到有备案工厂的地方进行标准化加工后,才能出口海外,“这样一来,出口产值并没有留在丹棱。”
丹棱县晚熟柑橘物流园区的备案工厂。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2023年初,眼前的晚熟柑橘物流园区顺利获得出口备案工厂资质,投入运营。过去一年,随着各种出口贸易服务流程陆续打通,丹棱县爱媛橙、耙耙柑已被销往许多国家。通过公路运输、海上运输,来自丹棱县的晚熟柑橘在泰国、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超上架。
“刚才曾晶说等甜度。够不够甜,可不是嘴巴说了算,是它说了算。”杨静指着眼前的数字化智能分选线介绍:这条分选线会从等级克重大小、水分、糖度、表皮瑕疵等4个方面对果子精细分类,“比如,新加坡的客人喜欢12度的甜,那分选出的果就都是这个标准。分选线每小时分拣7.5吨,相当于50多个人同时工作。”
“园区正在争取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 G.A.P)认证。认证成功后,丹棱的晚熟柑橘就能出口到欧盟国家。”采访结束后,杨静又赶着去拜访来眉山了解柑橘市场的阿拉伯进出口贸易公司客商,“市场越来越大,如何倒逼种植品质再提升,实现全县柑橘纳入出口备案基地,是新目标。”
对于销售端的期盼,记者在农业农村局得到了答复。
“为推动全县柑橘纳入备案,我们正完善技术规范、提升栽培水平,提高安全检测标准和扩大范围,全面建立‘产+销’全程系列标准规范的设定,同时也会扶持果农逐步推进设施种植。”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鸿说。
让果农增加设施投资难不难?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丹棱齐乐镇红石村,见到了种植大户郭海。他家的果园属于晚熟柑橘出口备案基地,设施化水平较高。
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村的种植大户郭海。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把柑橘卖到国外的种植户当然很开心,价格要比国内地里的收购价高15%—20%左右。今年,好多农户来我的园子取经。”郭海告诉记者,还是得通过大数据、智能化等手段,采用绿色、低碳、有机的种植方式,“果农们心里明白,有了好品质,才能站稳国际市场!”
来源 | 人民网四川
责编 | 高红霞 编辑 | 张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