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风情!在三江源遇见“绿水青山”

民生   2024-11-05 17:34   青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茫茫雪域,高山之巅,万里长江从此发源。天真地秀,万物滋长,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活化石”般的羌藏文化,奇异的生态系统,孕育出高原上的各种生灵。本期《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篇),带领观众走进长江源头,追寻古老的文明印记。



班德湖是斑头雁重要的繁殖地。作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斑头雁每年4到5月份飞越喜马拉雅山来到这里繁育下一代,10月份又飞过喜马拉雅山越冬。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提升,班德湖地区的斑头雁种群数量逐年增长,保护成效显著。



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藏狐、藏羚羊、藏野驴,甚至藏熊、雪豹等动物的种群也在逐渐扩大。



作为这一切改变的亲历者,班德山下,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土旦旦巴为广大观众带来了《长江之美》思政课,讲述了当地人与自然的故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和谐共生,怎样和谐共生?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沱沱河水文站的生态保护工作或许可以为问题提供借鉴。



“卡若”藏语意为“城堡”。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作为2021年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距今已有5300至4300年。



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陶罐上有菱形纹路,以朱色和墨色区别开来。这种颜色搭配,多见于马家窑文化中晚期。


遗址出土的贝壳、骨制品,显示出当地先民与附近文明的交流沟通。残留的房屋遗址,更是与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极为相似,这也是早期人类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



要读懂一座城,就要先去博物馆。昌都博物馆门前的巨型壁画,描绘了当年茶马古道的盛景。茶马古道以内地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开展贸易活动,一路见证了贸易的繁荣,更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西藏昌都茶马广场,一支锅庄舞引人入胜。“锅庄”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围着圈跳舞”,锅庄舞是西藏自治区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动作模仿劳动者的劳动姿态,表现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藏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风俗习惯。



万古奔腾的长江,出世界屋脊,穿高山峡谷,滋养了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

青藏公路的生命底色


数字技术助推国家公园高水平建设


青海“生命鸟巢”入选联合国COP16“能源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案例集”


近5年三江源水源涵养量 年均增幅6%以上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责编:殷菊香

三江源国家公园
旨在宣传国家公园建设进展,从官方角度介绍三江源自然,历史和人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