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贯通,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摘   2024-12-27 14:15   天津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贯通”,引领中华文脉生机勃发、中华文明别开生面

  探索更多融合互促的有效机制,能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文化强基、为未来蓄势
  
  今天,中华大地“郁郁乎文哉”,展现着日新月异的精神风貌,写照着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
  从用“九个坚持”概括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到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再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贯通”,引领中华文脉生机勃发、中华文明别开生面。
  以文铸魂,让文化自信愈加坚定。
  在时代大潮中立得住,在文化激荡中站得稳,在风云变幻中行得远,底气何在、自信何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守护好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坚实依托。
  谁说古老戏曲没有年轻观众?水袖一挥、折扇一转、戏腔一唱,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程让人身临其境领略传统戏曲表演特色,学生评价“抬头率可以说是100%”。
  谁说文物只能藏在展示柜里?文物表情包跃然于手机之上,“考古盲盒”让消费者感受别样体验,买一个“马踏飞燕”文创玩具,更能让“国宝”时刻陪伴左右。
  谁说传统文化难接地气?在福建南平,从数字平台方便网络阅览到“卡通朱子”悄然走进市民生活,朱子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现代意蕴得到进一步展现。
  守正续文脉,创新添新彩。当马面裙成为年轻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当海外中国留学生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参加毕业典礼,这些现象传递着同样的文化情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认同。
  知所从来、明其将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内含其中。
  以文赋能,让发展活力更为澎湃。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
  在“体用贯通”中,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使经济文化化,展现更加旺盛的蓬勃生机;使文化经济化,活化千年文脉,激发文化潜能,展现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余姚,正努力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文章。浙东抗日根据地机关所在地横坎头村,创新探索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红色文化薪火相传,绿色发展生机勃勃。
  新时代的人文经济学,不是简单的“文化+经济”,而是在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中,实现二者共生共荣。
  探索更多融合互促的有效机制,能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文化强基、为未来蓄势。
  以文润心,让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广东深圳华强北步行街,建筑工人易群林穿着橙色工装,演奏《梁祝》《致爱丽丝》;四川成都一地铁口,保洁员徐阿姨有空就去练琴,指法不算标准,神情却专注而喜悦……不收取费用、不设置门槛,越来越多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公共钢琴,奏响文化发展动人乐章。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9.77亿、文化馆服务人次7.77亿,同比分别增长20.6%、39.5%,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的缩影。
  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乡镇影院银幕超过1.2万块,近20万家农家书屋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超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覆盖城乡且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助力人民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
  群众是文化服务的对象,更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在体育赛场顽强拼搏,在创新前沿攻坚克难,在基层一线扎根实干,在三尺讲台“吐辞为经”……习近平文化思想日益融入14亿多中国人民的精神血脉,化作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绘就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奋斗图景。
  一个文明根本的转型,是文化的转型;一个文明真正的新生,是文化的新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发布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资讯,传播企业文化,助推品牌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