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字秘诀”让贫瘠地变身增产田
政务
2024-11-03 09:25
吉林
11月1日,在九台区城子街街道陈家村,晓文农业机械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一派忙碌景象,大型收割机所到之处,一垄垄植株连同果穗被卷入机器内,新购置的大马力拖拉机将沉甸甸的玉米运进粮仓。合作社理事长张显文拿起一穗玉米看了又看,满脸笑容地说,“这个玉米棒儿又大又实诚儿!我们这里的土地相对贫瘠,只有科学种田才能提高粮食产量。”秋收临近尾声,张显文开始对合作社进行盘点,“连续12年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新添了一台大马力拖拉机,达成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还养殖了43头鹿……”今年,合作社流转土地55公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300余公顷,全部采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粮食产量和农田地力“双丰收”。“用技术,靠机械,规模化。”张显文为科学种田总结了“九字秘诀”。这几年,合作社在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应用,备耕土壤增施有机肥、耕作采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田间管理利用无人机植保、秋季全程机械化收割……在合作社的科学经营下,乡亲们眼中的新鲜事物,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今年粗略算下来,合作社种植的玉米每公顷至少增收2000斤。“就拿耕作技术来说,今年苗期深松施肥效果表现得特别突出。”傍晚,张显文同几名村民来到地头儿,对比查看玉米的产量情况,“播种以来积温偏低,深松土地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保墒、散墒、提高地温。”“是啊,我家的玉米也长得特别好!老张,你给大伙儿用的这个苗期深松施肥技术真不赖!”绕着自己家的地走了一圈,村民江大哥向张显文竖起了大拇指。“合作社成立之初,苦于没有技术支持,玉米产量一直上不来。后来,靠着积累的经验,我们持续加大投入,多项农业技术实现了集成应用。”张显文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示范户,购良种、学技术、置农机……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用老方法种了几十年地,产量一直没啥提高。保护性耕作集成应用免耕播种、苗期深松施肥等多项农业新技术,不仅粮食增产,节省了种地成本,而且玉米抗旱,还能提升地力。”张显文快人快语。农业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先进农机装备的支持。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40余台(套),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使耕作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更实现了农业机械与保护性耕作、绿色防控、秸秆还田、高密度种植、水肥一体化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靠着这几年攒下的“家底儿”,合作社扩大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规模,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吉林省农民合作社“百强示范社”。跟随张显文的脚步,走进村里的一片岭地,一台正在进行秋收作业的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专门用来应对山坡、低洼、泥泞、含水量较大地块的机械,能确保不同区域的秋粮颗粒归仓。”张显文对这台“大家伙”更是赞不绝口,“我们村洼地、岭地等特殊地块较多,过去种地一直很困难。与常规机型相比,履带式玉米收割机结构更加稳定、通过性更强、适应性更广,一台机械能顶几十人!”秋收后如何处理玉米秸秆,曾是困扰合作社的难题。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后,秸秆全量还田、部分还田,实现了农业生产产量更稳、品质更优、绿色可持续发展。张显文说,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他们还根据玉米秸秆量大的实际情况,将部分离田的秸秆打包成饲草,每年秸秆离田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用自家地里的玉米、秸秆养鹿,鹿粪还能作为有机肥还田,在合作社内就形成了循环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