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凉山 | “银发经济”逐潮起

旅行   2025-01-27 11:31   四川  

康养文旅,作为一种融合旅游和养老的新模式,在“银发经济”背景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凉山高度关注这一赛道,“银发经济”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发展康养产业,凉山胜在环境天成,好在食源多样,长在药材地道,优在人文浸润。

当前,凉山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布局,为全州康养文旅产业发展定好向、把稳舵。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康养文旅产业逐步打破传统界限,融合养老、养生、医疗、文化、酒店、旅居等多业态,形成一个复合、多元的产业系统,推动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

凉山地处川滇交界、横断山脉,大江大河纵贯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日照超过2500小时,空气优良天数达99%以上。

生态优势催生宜居生活,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蓝天白云下,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即景、四季有花,生活在凉山的群众常常感叹“家门口更美了,幸福感更强了。”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银龄老人养身、养心的加油站,一直是凉山着力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凉山州州府西昌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在西昌市大石板社区(原核桃村),康养游这一理念得到了生动诠释和实践。社区利用村民回迁房打造医养结合的旅居康养住宿区,从旅游餐饮设施的升级改造到中医理疗等康养元素的融入,让银龄老人不负美景,不负健康。

一重山色一重院,三五好友喜相聚,神清气爽赛神仙……”在大石板社区,北京旅居老人胡国平正读着自己为目前生活状态写下的小诗。他表示,居住在这里,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会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

随着阳光“热效应”不断释放,康养文旅产业保持“热度”不减。近年来,康养酒店、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大石板古村周边民宿客栈就达232家。

“阳光康养是我们冬季的主打品牌,每年10月起我们就会推出冬季阳光康旅文化节,向全国各地‘候鸟老人’发出邀请,并为他们量身定制邛海周边五十公里内的主题游览线路以及乡村文体活动,让他们一路乐享从容,以康旅文化养心健身。”邛海国际康养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永梅表示,冬季平均气温在18℃的西昌,成为不少银龄老人的优选落脚点,随着这样的群体不断扩大,集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方面于一体的康养项目也应需而生,床位预订率都保持在70%以上。

为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去年10月,凉山召开银发经济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凉山发展银发经济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凉山要切实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加快构建独具凉山特色的银发经济产业链。依托“夏季清凉、冬季暖阳”禀赋优势,重点打造“阳光康养”品牌。

阳光以及生态是凉山康养旅游的最大优势所在,凉山不仅拥有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探索,勇立潮头,以文旅康养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令人瞩目的新景象。

通过“康养+医疗”“康养+生态”等创新产业模式,“银发经济”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2023年6月,第五届四川老博会在成都开幕,凉山展馆向中外嘉宾展示了凉山蓬勃发展的旅养、康养、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产业,引发强烈关注。

以凤凰国际温泉旅游康养小镇、螺髻·九十九里温泉为代表的凉山温泉养生,以马湖、泸沽湖、海花沟大地公园阳光度假区等新业态为代表的休闲度假也在凉山展馆得到全面展示和推介。此外,德昌县中医院带来的中药香囊,苦参止痒散,紫参膏,祛痘膏,中药保健枕头系列等本土中医养生产品也在本届老博会上备受欢迎。

凉山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凉山生态资源优势,紧抓“银发经济”新形态发展机遇,将凉山优势旅居康养资源打造成一流的康养旅居目的地,为推动凉山“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让“养老”升级为“享老”

在邛海畔,有一个占地30000平方米,书吧、餐厅、康复理疗室、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专为银龄老人打造的康养类综合服务社区——西昌邛海国际康养社区。

来自成都的游客吴阿姨讲述了自己在这里的“候鸟式”冬日生活:“我和老伴退休后,每年秋冬季都会到西昌来,享受这里的暖阳和美景,一直要到第二年春季过完才回成都。”

“我们不仅要保障老人住得舒服,还要吃得健康,日常饮食都以低盐、低油、低脂为主。”西昌邛海国际康养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每年都会接待500余名老人冬季康养,定期还会举办书法比赛、文化沙龙、文化大舞台等活动,以多元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随着“银发游”的发展,老年人生活方式逐渐变化,旅游产品愈发丰富。立足实际,社区从助餐、康养、生活照料等多方面发力,下一步还将进行装修升级,积极构筑“幸福养老”高地,为老人提供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温度的服务。

在西昌,以“大邛海”旅游度假区建设为支撑,国际阳光康养旅居目的地正在加快建设。放眼凉山,“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一路繁花似锦。在德昌,以阳光康养为命题,不断开拓出乡村康养旅游新模式。在宁南,“温泉+康养”成为银龄老人的冬季休闲胜地。在会东,1.8万余亩华山松国有林、200万立方米的马头山水库为当地发展森林康养提供了绝佳条件。

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凉山正依托气候、生态、文化、资源四大优势,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重点打造安宁河谷阳光康养颐养等品牌,建设国际阳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如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正在凉山大地化为一幅幅现实的幸福图景。

素材来源 |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综合整理 | 凉山文旅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冬季暖阳 凉山不凉】精彩提前知晓!第八波文旅活动来袭~~

【冬季暖阳 凉山不凉】凉山冬游新风尚:邂逅冰雪+暖阳

【冬季暖阳 凉山不凉】暖阳+非遗 体验“非遗”般的精彩!

2025 新年之旅:奔赴凉山,尽享冬日暖阳!

【享冬季暖阳 品凉山烧烤】大凉山烧烤节,一场味蕾的狂欢!

【冬季暖阳 凉山不凉】不如见一面!在冬日的暖阳里!

【冬季暖阳 凉山不凉】这样美的泸沽湖 我愿意看一万次

用李子柒的方式,打开“非”同“遗”般的凉山→


前100000 人已关注我们
期待您是下一个!
       
       


凉山文旅
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官方资讯平台,为您提供权威、实用的文化和旅游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