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明 金色土地 240厘米×240厘米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自开展以来,可以说是舆论滔天。面对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立场。全国美展的金奖作品更是在风口浪尖之上,人们对它的看法基本上是两个字“不服”或“不懂”,可是,不服也得服,它已经成为历史,成为全国美展历史上的一项纪录。至于评论,说好的几乎是千篇一律,大家也都清楚。而不好的或存在的问题,大家未必都能看得清楚。而在专业评论方面,在这次十四届全国美展的评论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当然,人们看到了主流的类似于“赞歌队”的那些评论在组织之下而不时的出现,人们大致能够判断其后面的背景。然而,对于不同的意见或评论,在主流媒体上发表的极少,因为主流媒体现在可能不太方便发表这样的批评。那么,对于公众来说,如何获得全貌的看待全国美展的认知,则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主流媒体上的那些评论,一般的公众基本上看不到,而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大致看了题目之后能够看完全文的可能是少之又少。虽然主流媒体里的那些“赞歌队”的文章大致都说了好的那一方面(有的在文末稍微提出一点不足之处,几乎是不痛不痒),甚至把一般的人可能想不到的那些好的内容和方面都已经说出来了,然而,公众却难以获得一个大致的判断——它还存在哪些问题?因此,请教了ChatGPT,请这位大神来判断一下有关问题,相形之下,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当下美术批评存在的问题。ChatGPT应该是比较中立的,没有恩怨和私仇,没有体制内和体制外。面对如此的回答,不由得感叹一个来自于遥远的神秘地方的一部机器,它能做出这样的一个判断,做出这样一种评论,确实让很多的批评家汗颜。我们应该如何去从事评论,除了立场观点之外,还有方法、态度、操守、学识等问题。面对ChatGPT的时代,“赞歌队”的那些评论已经完全可以被ChatGPT所替代,那如今的人工评论的意义在哪里?批评家们或许还没有看到专业的危机,而危机确实就在批评家们的眼前。人工评论如何有着高于机器的思想,如何高于那些经过机器学习所建立起来的大数据模型,只有像ChatGPT那样不断地学习,更多的针对事件和作品本身,而不是说那些套话,或引经据典的说一些不相干的内容以显“学术”。所以,以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的《金色土地》为例,来看看在数字化时代的美术批评。如果我们的美术批评还不如电脑所为,或者还没有达到电脑所为的那种高度,这是哪方面的问题?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从事批评工作的人都是需要深思的。
陈履生:请分析《金色土地》这张画的构图、技法等的缺陷。
ChatGPT:
沈晓明的《金色土地》是一幅240厘米×240厘米的中国画,获金奖,描绘了乡村生活场景,尤其是表现劳动者的奋力工作。以下从构图、技法和画面表达等方面分析这幅作品的潜在不足之处:
1.构图安排的复杂性
从构图上看,画面中包含众多人物,且每个人物都处于不同的动态中,显得有些杂乱。画家似乎想表达一种生动、活力四射的情景,但在整体构图安排上,视线容易被多个焦点分散。中心人物在视觉上虽然比较突出,但四周的其他人物动作相对繁复,缺乏层次感。画面中缺乏明确的视觉引导,观者难以迅速聚焦在一个主要元素上,这可能会影响作品的叙事效果。
2.线条与色彩的处理
在技法上,这幅作品运用了中国画的传统线描手法,但线条有些过于密集和粗重,导致画面略显凌乱,影响了画面的精细度和层次感。此外,背景的金黄色虽然符合“金色土地”的主题,但整体色调较为单一,缺少对比与变化,视觉上显得单薄。人物与背景的分离度不够,特别是在细节部分(如衣服的纹理和背景的纹路)没有形成明显的层次。
3.人物表情的表现
人物的面部表情相对比较单一,很多人物的表情显得拘谨,缺少生动的情感流露。虽然有些人物做出辛勤劳动的姿势,但其面部表情与身体语言之间缺乏一致性,未能充分表现出劳动场景的紧张感或是丰收的喜悦感。对于一幅如此大尺幅的作品来说,细节表情的刻画更应突出情绪张力,从而达到感动观者的效果。
4.画面空间的层次感不足
这幅画虽然试图呈现一个三维的空间,但整体画面缺乏纵深感。人物堆叠在一起,导致透视关系不够明确,空间的层次感不够清晰。尤其是在人物的前景与背景的过渡上,缺乏对比,使得前景的形象未能有效突出,而背景的细节则未能起到衬托作用。
5.动态表现的矛盾
尽管画家在人物的动态上做了尝试,但部分人物的姿态显得不够自然。例如,画面右侧的人物姿势略显僵硬,与其他人物的流畅动作形成反差。这种动态上的不一致感,削弱了画面整体的协调性,使得观者在观看时容易被某些不自然的动作吸引,影响了作品的连贯性。
总结
总体来说,沈晓明的《金色土地》在表现劳动场景和乡村气息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意,但在构图、线条处理、人物表情和空间层次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加强人物与背景的层次感,调整人物的动态表现,以及改善线条的处理和色彩的丰富性,或许能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陈履生:这张画是中国画吗?
ChatGPT:
沈晓明的《金色土地》在某些方面符合中国画的特点,但也有一些突破和现代化的处理,与传统中国画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其与中国画传统特征的契合度:
1.用线的表现
契合:在人物的勾勒上,这幅画大量运用了线条,符合中国画重线条的传统特点。中国画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表现力,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传达人物和物体的轮廓、质感等。
不足:不过,画中的线条显得比较粗重,且在画面中过于密集,未能完全体现出中国画的“留白”美学,使得画面看起来有些拥挤。传统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与“疏密有致”,而这幅作品在这方面略显不足。
2.色彩的运用
契合:画作中运用了较为单一的色调,如金色和绿色,带有一些中国画的设色风格。中国画传统上以水墨为主,设色较为淡雅。
不足:然而,画作中的金黄色背景显得非常浓烈,色彩的饱和度高,缺少中国画中常见的淡雅与清透感。中国画通常追求一种“以少胜多”的设色方式,而这幅画的色彩运用更接近西方绘画的风格,使得观者产生一种现代感,与传统中国画的“淡然之美”有所不同。
3.构图与布局
契合:构图上,画家试图在人物的站位和动作中营造出一种层次感,体现出劳动的动态,符合中国画讲究的整体性。
不足:但画中的人物相对较多且拥挤,视线难以集中,与中国画中常见的“留白”艺术和意境美略有差异。传统中国画讲究疏密有致、虚实结合,而这幅画在构图上较为密集,缺乏传统中国画的空灵感和流动的韵律。
4.意境与情感表达
契合:作品表现了劳动者的形象和奋力工作的场景,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符合中国画重视情感表达的特点。
不足:然而,中国画的意境通常通过对自然、空白的运用来表达,而这幅画更注重具象人物和场景的堆叠,缺少传统中国画那种含蓄的意境。作品的表达更偏向直接,不完全符合中国画“意在言外”的审美追求。
5.创新与传统的结合
-这幅作品带有明显的现代性,是一种融合了中国画技法与现代题材的尝试。它采用了传统的线条勾勒,但在色彩和构图上更加大胆,表现方式也更直接。这种风格介于传统中国画和现代绘画之间,属于一种“新中国画”或“当代水墨”的尝试。
总结
总体来看,沈晓明的《金色土地》在一些技法上借鉴了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如线条的使用和对情感的关注,但在色彩和构图上更接近现代绘画的表达方式。可以说,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画的特点,但更准确地说,它是将中国画的技法与现代元素结合的一种创新形式,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有一定的区别。
陈履生:这张画与传统中国画的区别
ChatGPT:
沈晓明的《金色土地》与传统中国画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种差异:
1.题材与表现手法
传统中国画:传统中国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为主,尤其重视自然景物的表现。在表现人物时,往往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表达,人物往往只是自然景色中的点缀,很少出现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场景。
《金色土地》:这幅作品聚焦于表现现代农村生活中的劳动者形象,以乡村劳动场景为主线,并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人物细节。这种题材和直接的表现方式在传统中国画中是少见的,反而更接近于现实主义的表达,更符合当代社会主题,显示出一种现代生活气息。
2.构图与画面空间
传统中国画:传统中国画构图讲究“疏密有致”,通过留白创造空灵的空间感,给人一种开阔、悠远的意境。尤其在山水画中,常会通过留白来表现云雾和水面,从而营造一种无限的空间感。
《金色土地》:这幅画采用密集的构图,画面几乎被人物填满,缺少留白。画中人物群像堆叠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动态的劳动氛围,但也减少了空间的通透感,与传统中国画那种空灵、开阔的画面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密集的构图在传统中国画中较少见,更接近于西方现代构图方式。
3.色彩的运用
传统中国画:中国画中的设色通常较为淡雅、自然,尤其水墨画以黑白为主,设色画也多为低饱和度的淡彩。中国画讲究“淡而有味”,通过色彩的留白和柔和过渡来营造雅致、清新的氛围。
《金色土地》:画中金黄色的背景色调饱和度较高,显得明亮而浓烈,人物的衣服色彩对比强烈。这种浓烈的色彩运用带有西方绘画的影子,突破了传统中国画淡雅的用色习惯,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4.线条的运用
传统中国画:线条是中国画的核心要素之一,尤其在工笔画和写意画中,线条的疏密、粗细、轻重变化都具有高度的表现力。传统中国画的线条通常流畅、优雅,讲究“以线造形”。
《金色土地》:画面中的线条虽然使用了中国画的勾勒技法,但显得粗重且密集,与传统中国画的轻盈、流畅有所不同。人物的轮廓勾勒和背景的纹理有些复杂,缺少传统线条的简洁和流动性。画面整体线条较为硬朗,带有较强的写实风格,融合了一些西方素描的影子。
5.意境与表达方式
传统中国画:中国画重视“意在言外”的意境表达,追求一种含蓄、诗意的美感,通常通过景物的组合和留白让观者去体验和思索。山水画往往表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花鸟画则寓意人生理想,人物画则注重人物气韵。
《金色土地》:这幅画的表现更加直接,以劳动者为主体,表达了乡村劳作的辛勤与坚韧,主题清晰、明了。这种直白的表现方式在传统中国画中较少见,传统中国画更倾向于含蓄、间接的表达,而《金色土地》则用强烈的场景和人物表情直接传达情绪,少了一份传统中国画的含蓄。
6.技法的创新
沈晓明的《金色土地》在技法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如运用大量粗犷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和密集的构图,这些都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化规范。这样的处理方式在现代中国画中较为常见,是对中国画传统技法的革新尝试,属于一种“新中国画”或“当代水墨”的探索。
总结
《金色土地》与传统中国画相比,体现了传统技法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它借鉴了中国画的线条表现,但在色彩、构图和题材上更加现代化、直接化,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场景。这种表现方式更接近当代的“新水墨”或“当代中国画”风格,是对传统中国画的创新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