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了!就在合肥,这些村镇发了305万!

企业   2025-01-23 11:44   安徽  


“这是我第三年拿到分红,一年比一年多,跟着村集体一起致富真好!”1月21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发布活动,拿到分红的村民沈洁很开心。现场,大圩镇不仅为磨滩村、沈福村的10位股东代表颁发了分红证,还为首批强村公司揭牌。



5个村成百万元强村
全镇分红305万元


好思路、好方向、好项目,始终离不开人才。近年来,大圩镇实施“圩实先锋”工程,不仅为每个村安排一名选调生,还实行了“新农人”培养计划。


“通过请前辈手把手指导、请老师理论宣讲、请专家实地培训等模式,我们培育了一批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新农人’。”包河区大圩镇党委书记陈先法感慨良多。


大学生张如玲便是“新农人”之一。通过跨行转型,张如玲仅用4年就成为葡萄种植小能手。还有“90后”的杨志永开通直播,果品销售供不应求;“00后”王宁、王璐瑶等,也是大圩镇首批“圩美民宿”女管家。


基于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大圩镇各村也成功打造出了自己的“新名片”,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也给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大圩镇所辖15个经济合作社,在镇经济合作社联社的统筹下,15个村抱团发展,累计实现经营性收入1127万元,15个村全部实现经营性收入强村目标。其中,5个村达到百万元强村,全镇累计向群众分红305万元。


“公益助农”18次
销售额达2550万元


如今,大圩镇组建了镇级合作社联社和15个村级合作社,实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两委”成员与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此外,镇属平台公司、大圩商会联合安徽省生态农产品协会党组织领办了大圩葡萄销售合作社,打造“那年我们在乡下”徽字号兴农品牌,开展“公益助农”乐购会18次,累计销售额达2550万元。


为了尽快帮助各合作社打开思路、找准方向,大圩镇不仅定期组织镇村联学,还先后组织镇村干部赴浙江安吉、四川成都等地学习先进经验10余次,选派镇村干部参加省市区相关培训10批200人次。


“百万元”强村计划
合作共建产业平台


2024年10月,包河区首个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在大圩镇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由黄港村、慈云村、圩西村和迎河村四个村共同投入240多万元资金建设,建成后每年可获得5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大圩镇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磨滩村、新河村芦笋种植基地项目落成,晓南村建成全区首个数字化种植工厂,沈福村、东林村正在实施立体草莓项目,新民村、慈云村积极申报精品示范村项目……此外,该镇还与安徽省文投公司签订协议,将推动圩西村“百万元”强村计划写入协议,共建省文旅企业总部基地等产业平台。

来源:合肥晚报


惠生活PLUS会员


万券齐发,“惠”生活更省钱

超多权益,省钱又省心

带你惠享美好生活


扫码关注我们

信息审核 | 初审:高莹莹;复审:李丽; 终审:马敏
本文系“合肥移动”公众号转发编辑的文章,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网络和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原创部分图片、文字及视频仅供参阅,禁止商用,如有侵权请及时删除。



合肥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合肥分公司
 最新文章